【武編週記】武術「擊破」的迷思 與其真正的武術意義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在各種東方武術表演中,不時都會看見武者以不同動作擊破一疊疊的木板磚頭。其實除了表演成分外,當中還包含了甚麼武術技術成分呢?

今天輪到編輯Wilson跟大家撰寫「武編週記」。

話說在最近一兩個月,小編正為學生準備跆拳道黑帶考試,當中考核項目有:品勢(套路)、一步對拆(約束組手)、搏擊對打,以及手腳「擊破」動作等。學生是一名搏擊運動員,所以我基本在品勢及對拆項目上並不抱有甚麼期望,而搏擊項目亦不用我操心,於是剩下的便只有「擊破動作」。

學生長時期專注在搏擊練習中,擁有不俗的肌力、爆發力、身體協調能力,所以他以為自己能夠輕易掌握擊破技巧。但在練習的過程中,他卻發覺原來「擊破」跟「搏擊」的技巧並不相同,所以進度甚慢。於是他問我:「擊破的腳法跟搏擊不同,我需要重新適應。為甚麼要練習擊破呢?練習搏擊不就已經足夠了嗎?」

正因為他的提問,我決定整理一下我對「擊破」的看法。

 

擊破到底是甚麼?

在武術擊破中,是指演武者以身體某部分作出武術動作來擊破木板、磚頭、棒球棍、冰塊等固定的「障礙物」。擊破大致可以分為「力量擊破」及「難度擊破」兩種,前者以擊破動作的力度為主,後者以擊破動作的難度為主。

在跆拳道Hanmadang比賽中,便包含了各種擊破比賽,有比拼擊破數量,有比拼擊破難度,甚至擊打固定在裝有輪子的架子上的木板,然後按照打擊後架子移動的距離分出勝負,各位有興趣可以看看:

由於「難度擊破」一般涉及跳躍、旋轉、翻騰動作,基本上一看便知道不可能在搏擊中出現,所以一般人會視「力量擊破」為武術表演(現),而「難度擊破」則為表演武術,認為「難度擊破」只是「花拳繡腿」,而「力量擊破」是「真材實料」。但亦有人認為所有「擊破」都只是「表演」,對武術鍛練「完全無用」。

 

▍擊破其實跟搏擊能力關係不大

誠然,無論是「力量擊破」,還是「難度擊破」,都跟搏擊對打有著「差天共地」的分別。

真實搏擊是雙方之間的互動,距離、節奏、時機、進退攻防瞬息萬變,變幻莫測,拳手的身體素質、反應、技術都會影響到搏擊表現。反觀擊破的打擊目標往往是固定的木板或磚頭,讓打擊者在充裕的準備下,全力打擊在固定距離的目標。在整個擊破過程中,擊打者可以專心一致地打擊,不需顧慮防守或擊後反應。換言之,當中並沒有攻防意識可言。

正如在《龍爭虎鬥》中,當李小龍對上Robert Wall 飾演的空手道家時所言:「Boards don't hit back.」(木板不會反擊)。

就好像是奧運射箭項目跟「攻防箭」之間的分別,又如奧運射擊跟"War Game"絕不可混為一談。即使是看上去「比較武術」的「力量擊破」,即使你擊破再多的木板,一次過粉碎再多的磚頭,亦不能反映你的「搏擊能力」。就好像我的學生一樣,即使他再擅長搏擊技術,亦不代表他能夠在考試中順利擊破木板。

斷水流大師兄曾在《續說迷思:由「大戰」而來對李小龍的討論》中便提出過:

這是另一種誤解,把「非搏擊但有關的能力直接等同搏擊能力」。就算你能1秒打100拳,你能證明的就只有「能1秒打100拳」,不代表你搏擊好;你能引體上升200下,代表你背肌發達,但不代表你搏擊好。搏擊需要時機、心態、臨場發揮、抗打能力、甚至是創意等要素,這些都只能從搏擊得來。
斷水流大師兄

而且,在一些科普節目亦曾指出過,其實在擊破表演中其實用上了一些「小技巧」,利用物理原理擊破磚頭,所以擊破並不純粹是武術的力量。所以,請千萬不要再因為某人「空手劈XX塊磚」、「一拳打破XX片瓦」,便覺得那人非常「好打」。因為即使再硬的拳頭,亦要擊中對手才能發揮效用。在搏擊環境下,絕不能像擊破表演時般,發揮全力一擊。在他「拉弓」之際,對方便已作出反應了。即使被打中當然還是會很痛,但絕不會有擊打木板般的效果,人會移動會卸力嘛。

那麼,是否代表擊破在武術上毫無用處,只是武術家用來嘩眾取寵的表演動作呢?我認為「擊破」固然跟真正搏擊截然不同,但卻不能說兩者在武術上「完全沒用」。退一萬步而言,暫且不論展示方式是否符合「武術」定義,至少它們能夠藉著擊破吸引觀眾目光,令一般人感興趣去接觸武術。

更何況在擊破中確實包含武術運用中的一些技巧。

 

▍擊破是武術鍛鍊的一部分,能具體展示某部分的武術技巧

既然擊破不能直接提升搏擊表現,為何它不若而同地出現在各種東方武術(空手道、中國武術、跆拳道等)中呢?

因為透過擊破,能夠具體測試一些武術技巧的運用,例如:身體硬度、打擊力度、打擊滲透力、打擊準繩度、身體操控協調、動作結構等。不同武術各自會有其武術方法論,由於在搏擊情況環境因素千變萬化,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實踐某武術中的技法,而單憑套路練習又難以測試鍛鍊成果,於是「擊破」便成為折衷的展示方法,透過打擊固定目標來驗證技術掌握程度。

此外,搏擊並不是武術技巧的全部,「擊破」能鍛練到比賽以外的武術技法。尤其在「運動競技」主導的情況下,不同賽例設定會衍生出特定的「得分機制」,部分技術會較容易得分。在WT跆拳道的電子護具搏擊規例下,因為腳前掌位置無法設置電子感應器,以腳前掌踢擊的旋踢無法得分,所以全部運動員都只會以腳面踢擊。可是在跆拳道中,其實亦存有腳前掌的旋踢技法,其發力方式、時機、切入角跟腳面踢擊不同,打擊滲透效果亦較優勝。以「擊破」作為訓練,使技法練習更為完善,並可以實際展示訓練成果。

另一方面,擊破能夠讓初學者初步驗證技術能力的掌握程度,作為技術鍛練過程之一,逐步提升學員自信心。在實際搏擊中應用技法前,藉著擊破可以試驗動作的完成度,以擊破木板測試技術掌握的能力。尤其對於一些難度較高的踢法來說,很難一下子在搏擊中嘗試,擊破便成為很好的試驗場所。

最後,擊破不同於搏擊比賽,不一定要與別人比試搏擊能力,能夠讓習者一步步挑戰自我,挑戰自己的界限。始終,不是每位習武者都以「成為冠軍」、「擊敗所有人」為目標,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在比賽中獲勝,有的只是想不斷地進步、享受武術的樂趣、堅持超越昨天的自己。

 

▍總括而言

話雖如此,我始終認為擊破只是武術鍛鍊的其中一部分,要掌握真正的武術技巧,必須透過搏擊才能驗證技術的實際效用。始終武術是互動的東西,要做到「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才算得上真正的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