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Stone Island 5大歷史關鍵 審慎挑選禦寒大褸迎接寒冬

撰文:張榮熹
出版:更新:

Winter Is Coming,提起禦寒大褸,除了傳統的The North Face和Moncler之外,這兩年間還有2大品牌強回歸,一個是來自加拿大的Canada Goose,自成一派的鴨絨Down Jacket,可謂以一打百;另一個則是意大利代表Stone Island,自1982年創世至今,從來不以任何一種褸款作為標記,卻憑藉了無止盡的物料研發及創新技來震撼人心,與其說是它是一個單純服裝品牌,不倒如形容它是一個戶外服裝的實驗部門更為貼切。
總之隨着今個星期開始氣溫急降,無論潮流人與否,選購一件高規格的禦寒單品,都是勢在必行,以下5個關於Stone Island的歷史故事,對於怕冷或愛打扮的你們,著實不可不知。

Stone Island FW18。(Haven)
Massimo Osti。

1:創立人Massimo Osti與主理人Carlo Rivetti的世代交接

近年來談及Stone Island,不少人都會想起神態威武又鬚髯如戟的掌舵人Carlo Rivetti,久而久之就對號入座地認為他是品牌的創立人,這當真此言差矣!創造Stone Island的啟航人其實是Massimo Osti,他既是時裝設計師,也是成衣界的Garment Engineer。 1970年在衣服物料上開發出Four-process Printing技術;1975年成立了C.P. Company,再繼而在1982年開創了Stone Island。

憑藉Massimo Osti非凡的毅力和智慧,Stone Island在1年之間已得到果足的發展,故在1983年,就被意大利大型成衣集團 GFT(即日後的Sportswear Company)的擁有人Carlo Rivetti看中,收購了品牌50%的股份,期後更成為最大股東,而這段時間Massimo Osti仍然有份參與Stone Island一切的商業運作及研發項目,直至90年代中期才正式全面離開。

Carlo Rivetti。

Massimo Osti的離去後,全權主理Stone Island的Carlo Rivetti就毅然於1996年,找來英國設計師Paul Harvey擔任主設計師,而且一做就是12年,至到2008年當Paul Harvey辭任之後,Carlo就藝高人膽大地成為全新設計團隊,並由自己親自領軍,這種形式結構時至今日今時仍然運作無阻。

而及至2017年,新加坡投資公司Temasek就向Stone Island母公司,Sportswear Company,收購了Stone Island 30%的股份,以進一步開拓品牌於全世界的零售版圖,愈做愈大。

Tela Stella布料製成的外套。

2:物料研發和染色 正是Stone Island最馳名的獨門絕技

較之其他經典禦寒服裝品牌,Stone Island的產品並沒有一個所謂最知名的款式和型號,這當然絕非他們技不如人,而是物料以及相關技術──這些能應用在任何服飾之中的研發項目,才是品牌最精華所在。例如在1982年品牌創立之初,Massimo Osti已從卡車防水油布之中獲得靈感,希望將這種雖然厚重卻防水耐磨的面料注入到衣服中去,經過不斷的洗水測試和將硬性纖維變軟的化學工序,最終研發出一種內、外顏色不一的特殊衣料:Tela Stella,最終將成衣領域的防水技術提升至一個全新境界,Tela Stella布料也成為了Stone Island歷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經典。

之後在1984至1988的數年間,Stone Island繼續在塗層物料方面,得到了果足進步,1985年成功在軍用棉料中加入聚氨酯塗層,是為Raso Gommato系列;1986年就有AluC銀色塗層。

1989至1990就開創作又一劃時代大作Ice Jacket,以熱敏性物料貫穿衣服外部,特點是物料本身有着一種顏色,但隨着氣溫變化遇熱的時候,就會神奇地變成另一個截然不同的顏色。如是者用家穿上Ice Jacket後,每當接觸到人類體溫,就會變化的另外一種顏色,極具藝術性。

而踏入2000年代,Stone Island就繼續以不同物料作用研究重心,2006在Paul Harvey領導下,推出Prismatic Silk項目,天馬行空地想到以絲綢製作禦寒褸,不但使大褸重量變得更加輕盈,更巧妙地利用了絲綢本身有着啞光色的閃爍特點,從而使衣服亮眼生輝,叫人咋舌之餘,自此玩閃爍物料也就成為了品牌持續銳意開發的項目,例如近年就開拓出Metal Nylon系列。

Metal Nylon系列。
Stone Island Hand Corrosion。
Prismatic Silk項目。

此外,染色技術也是Stone Island另一大獨門秘技。傳統品牌的染色工藝,都會在布料還未被縫紉之前就進行染色,省時省事,但Stone Island卻剛好相反,先將未被染色的布染全面車縫,製成衣服,繼而才整件衣服放入染缸,進行染色,之所以要如斯拾易取難,乃是因為品牌團隊堅信唯有這方式的染法,衣服每個部件的染色色澤、結構和濃度,才會最均勻。而年前據Carlo Rivetti亦曾講過,Stone Island這些年來調配到出來的染色類別,就多達60,000種,絕對是名乎其實的染色專家。

Carlo Rivetti領軍的Stone Island設計團隊。
昔日的Causal造型。(Grailed)

3:和足球流氓 與北美Rapper的情意結 

值得留意的是,第一個將Stone Island美學文化,推廣到全歐洲街頭時裝界的國家,其實並非原產地意大利,反而是獨立於歐洲大陸的英國。對於這些往事,資深的足球球迷或許一清二楚,其他人就不明所以,只因它與足球流氓次文化「Causal」息息相關。Causal活躍於1980、90年代,當時英國經濟蕭條,基層人眾生活並不好過,不少球迷每每就透過足球賽事而趁機搞事,打家劫掠,到處破壞,久而久之更有規模地組織化起來。就以服飾打扮為例,初時Causal的足球流氓大多偏愛穿著Fred Perry Polo Shirt、adidas運動鞋及Burberry外套。

(Casual Style)

但到80年代中期,情況卻一下子「歐陸化」起來,以Stone Island、FILA及Sergio Tacchini為首的一系列意大利品牌,忽然被英國人趨之若鶩,並奉為街頭潮物,當中尤以利物浦足球會的球迷最為出眾,因為那個時代利物浦在足球領域如日中天,成為歐洲冠軍球會盃(即今日的歐洲聯賽冠軍盃)的比賽常客,需要不斷與其他歐洲大陸國家的球會進行較量,而每逢到訪意大利這一足球強國的時候,就定必會選購(或搶奪)上述的意大利品牌服飾回國,並在「睇波」的時候著用。因為那時的英國足球文化中,成年球迷很少穿上自己擁戴的球會球衣觀看比賽,買回來的球衣只會讓他們年老的父親和年少的兒子著用,故此Stone Island這些街頭便服才是他們的日常裝束。

Drake。(British GQ)

而由於北美地區的人民對英式足球向來興趣乏乏之故,當Stone Island在80、90年代於歐洲以至亞洲都頗有名聲之際,在美、加一帶卻仍然名不經傳。然而千禧時代,情況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愈來愈黑人Rapper都總愛以Outdoor風示人,更對Stone Island的產品情有獨鍾,在Drake或Travis Scott等人氣歌手多次親身著用示範之後,Stone Island的名字在美國漸漸響亮,而精明的Carlo Rivetti亦捉緊時機,刻意與多個美個品牌進行合作,最終成功把品牌在當地推向神枱。

4:全面機能潮流化的Stone Island Shadow Project

2008年絕對是品牌的里程碑年份,只因那年除了是Carlo Rivetti親自主理Stone Island設計方向的一年,更是支線系列Stone Island
Shadow Project的誕生之日,雖然是支線系列,但SISP其水準與評價,這10年來卻從不比主線為之失色,皆因領導SISP的主理人雖然不是Carlo Rivetti,卻是另一位巨頭級人馬,Errolson Hugh,即Acronym的創立人。

Errolson Hugh。

Acronym的威水史這裏就不作多談,但總之在Errolson Hugh的高曕遠足下,Shadow Project的紙樣衣版都得到劃時代的發揮,衣服與人體比例的精密度計算,口袋、領口等繁複細節位設定、以至是剪裁方面的實驗性之高,皆是同樣型品牌中出所未見的(近5年則銳意在針織衣物方面進行探索),雖然其定價往往比Stone Island來得更高,但更前衞的意念,再配上Errolson Hugh的名號,Stone Island Shadow Project的人氣在時裝界只會有增無減。

Modular Anatomy Project。

一再強調,無論是哪一類型的時裝品牌也好,要在時下的商業世代中爭勝,品牌與品牌間的一連串Collaboration基本上是不能避免的事,當然箇中有着高手、低手之分,但Stone Island卻定必是玩得最出色的一群。2008年開始就先知先覺地找上阿根廷神隱設計師Aitor Throup合作,打造Modular Anatomy Project系列,以一種與Shadow Project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的理念,重新定義人類與衣服間的關係,並挑戰傳統製衣工業的紙樣和剪裁方法。而期後品牌的合作項目則集中到運動領域方面,先是adidas Originals的Tech-heavy Sambas、之後是Diemme變種軍靴、繼而是New Balance的577。

不過,最轟動的合作案例還不過是近幾年才發生,第一個是NikeLab × Stone Island,能夠曾經與adidas和Nike先後進行合作的單位可謂世間少見,足證Stone Island的地位;另一個則是與街頭王者Supreme的合作,雖然論這個聯乘的創見和實驗性,應該是上述芸芸Collaboration之中較低的一見,但夾雜Supreme的名號及焦牌Logo,使這批產品甫一推出就迅間完售,更是二手市場中大炒特炒,成為潮流人心目中,最記憶猶新的Stone Island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