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王冬勝︰人民幣在境外市場使用 未來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勝於今年政協會議上,就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扮演的角色發表意見及建議。
他指出,近期,因應人民幣融資需求的日益增長,香港金管局推出了“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為銀行提供穩定及成本較低的資金來源,支援銀行向企業提供較長貸款期限的人民幣貿易融資服務,滿足企業發展需要。作為首批參與這一安排的銀行,滙豐在措施推出首日就運用額度為多名企業客戶安排了貿易貸款。客戶的反應非常踴躍,有不少離岸企業來諮詢使用人民幣在香港進行貿易結算的事宜。
不過,人民幣的使用在境外市場,尤其是在香港,未來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香港人民幣資金池的規模目前大約在人民幣1萬億元左右,與港股的市值和香港的存款總規模相比仍然很小。一個具備規模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有助於降低離岸人民幣拆息的波動性,令企業能有較穩定的人民幣融資成本。因此,未來可以繼續推動擴大香港人民幣資金池的規模,以支援離岸人民幣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發展,人民幣作為貿易貨幣、投資貨幣及儲備貨幣的功能已不斷增強。儘管如此,作為一種主要的國際性貨幣,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使用仍遠低於中國在全球經濟和貿易中所佔比重。因此,王冬勝指,未來人民幣在全球經濟貿易活動中的使用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龐大的國際貿易規模是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的最大優勢。展望未來,中國與新興市場之間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再輔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設施的持續開發,將進一步鼓勵海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此外,也可進一步促進海外企業或投資者在更廣泛的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中使用人民幣,並長期持有人民幣資產。同時,數字人民幣的推進在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方面也有很大潛力。
在投資方面,當各項互聯互通措施的穩步落實,人民幣資產已成為國際投資者資產配置的主要成分之一,而中國股市和債市的龐大規模和發展潛力也意味著人民幣作為投資貨幣的功能還可以在未來進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