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過吃」10多顆荔枝!6歲女童急送院保命「空肚食」為大忌

「一次過吃」10多顆荔枝!6歲女童急送院保命「空肚食」為大忌
撰文:風傳媒
出版:更新:

炎炎夏日是荔枝盛產的季節,但享受甜美果實的同時,務必留意潛在的健康風險。近日中國福建一名6歲女童,因空腹吃下大量荔枝後,出現嗜睡、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被緊急送醫後確診為典型的「荔枝病」,亦即低血糖腦病或低血糖昏迷。醫生嚴肅提醒,這類症狀嚴重時恐危及性命。

空腹狂嗑釀危機:女童血糖值僅3mmol/L

綜合中國媒體報道,這名6歲女童放學回家後,因肚子餓趁長輩不注意,一口氣吃下10多顆荔枝。沒想到不久後便出現嗜睡、冒冷汗等不適狀況,嚇得家長立刻將她送往廈門市中心醫院。經檢查,女童的血糖值僅約3mmol/L,已符合低血糖標準,醫生初步診斷為「荔枝病」。

醫生解釋,「荔枝病」是指因食用過量荔枝,導致身體出現低血糖腦病和低血糖昏迷的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死亡。荔枝雖然甜美,但其含糖量極高,且主要為果糖。人體食用荔枝後,會進行糖異生作用並分泌胰島素以中和攝入的糖分。然而,若胰島素分泌過多,就可能導致低血糖反應。

相關文章:飯後吃水果、喝凍飲可以嗎?醫生親解「5大健康迷思」別立即喝茶

+6

農業部與醫生齊聲呼籲:適量食用,兒童更應減半

面對「荔枝病」的風險,醫生建議成人每天最多攝取15至20顆荔枝,孩童則應減半食用,且務必避免空腹食用。醫生也提醒,除了荔枝,對於血糖調節異常或胰島素敏感體質者,其他高糖分水果如西瓜、蘋果,甚至蜂蜜、白糖或含糖飲料,都可能引發類似的低血糖反應,需格外注意。

台灣《農業部》也在Facebook專頁提醒民眾,隨着6月荔枝產季高峰到來,市面上常見黑葉、糯米糍、玉荷包、桂味等多種風味獨特的荔枝品種。但荔枝屬於性熱水果,攝取過量可能導致口乾舌燥,甚至流鼻血等「上火」症狀。農業部呼籲民眾適量食用,一般成人每日攝取量不宜超過10顆,體質偏燥熱者更建議控制在5顆以內。

荔枝保存小撇步:鹽水浸泡助保鮮

對於荔枝的保存,《農業部》也分享小撇步:若需冷藏保存,可先以濕潤報紙包覆果實,或先將荔枝浸泡鹽水後再包上報紙,放入塑膠袋中冷藏,能有效延長其新鮮度與風味。

【延伸閱讀,更多兒童健康飲食建議】

加工不代表不健康!冷凍蔬菜、希臘乳酪「5大食品」比原型更優質

+13

白麵包、乳酪不再是健康食品?5招戒白麵包 全麥麵包也分真假

+14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1水果」千萬別吃太多!6歲女童狂嗑,嗜睡、冒冷汗急送醫,醫生警告:嚴重可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