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深圳女網紅奪國際數學獎 16歲入牛津 曾在港工作7年

近日,深圳女生朱雯琪在英國數學及應用學會(IMA)兩年一屆舉辦的Leslie Fox Prize頒獎中,成為了本屆牛津大學唯一得獎者,也是唯一獲獎的中國人。朱雯琪表示,希望以後回國進大學工作,把所學貢獻給祖國的數學領域。
3年前,朱雯琪發布的一則內容為「牛津大學年級第一畢業」的短片引發關注,並遭到網友的質疑和攻擊。然而,在收到一名數學博士大V的出題挑戰時,她以絕佳的速度解題,最終「自證清白」。

因被欺凌10歲退學 卻無損其學霸之路 點圖放大了解及瀏覽更多朱雯琪的照片:
據了解,今年2月,她收到牛津大學數學系的錄取信,11月畢業後留在牛津數學系工作,開始為期兩年的博士後研究,明年開設研究生課程,年薪約40萬元(人民幣,下同)。
不叫媽媽叫老師
朱雯琪祖籍在湖南,在深圳長大。母親曾經是中科大少年班的畢業生,父親則是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由於朱雯琪小時候有鼻炎,常常請假影響學業成績,加之同學常嘲笑她,拿她的鼻炎、外形甚至是姓氏開玩笑。當時只有10歲的她,逐漸變成厭學。
後來,朱雯琪的媽媽決定:自己在家教。而這一教,便是兩年。在朱雯琪的記憶裡,媽媽更像是導師的角色。有別於學校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母親會引導她探索,鼓勵自己鑽研,遇到問題再請教。她每天的學習時間也與同齡人不同。常常是上午10點開始學習,到了中午和媽媽外出吃個午飯,再回來學習到下午5點。
一次偶然的經歷,讓朱雯琪深深紮下了對數學熱愛的根。朱雯琪回憶道,有一次,父親給她講起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羅爾定理,並演算了怎麼證明它們的過程:
但他並沒有要我懂的意思,只是玩兒似的跟我演示。
這一通操作卻在朱雯琪內心擦出了不小的火花。之後,每一次她見到爸爸都要將步驟回憶並重新演算一遍,問他是不是這樣。就這樣,她來回演算了30多次,終於把第一次看似「天書」的證明步驟演算完整。自此之後,數學成了她最感興趣、最著迷的學科。
【延伸閱讀】好勵志!清華大學天才清潔阿嬸 靠「走音鋼琴」自學 終登台演出(點圖放大瀏覽):
12歲考上高中 16歲收到牛津錄取通知書
在家學習了兩年後,朱雯琪高中考進了深圳國際交流學院讀書。 16歲那年,朱雯琪迎來人生轉捩點——她收到了來自牛津大學的錄取通知。2010年,朱雯琪正式入讀牛津大學。她表示,在牛津大學讀書,能堅持下來的人,都是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這點最讓她受到鼓舞。
所以,很多時候,我很羨慕那些碩士一畢業後,就直接進入讀博士從事數學研究的人,他們很清楚一開始要做什麼,而不被外界所迷惑。
在談到自己畢業時的職業選擇時,朱雯琪不禁感嘆道。
功成名就後 發現數學是自己內心的歸宿
2014年,朱雯琪從牛津大學本碩士畢業後,進入了香港的摩根大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做投資分析,隨後進入香港的高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前後工作了六七年的時間。投入的高薪工作,讓她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也讓她陷入了一種「虛無主義」的價值焦慮中。
經過深思熟慮,她決定回到學校再攻讀一個數學建模與科學計算的碩士學位。幸運的是,數學的學習之路再次為她帶來成功的喜悅:在30多名同修該課程的同學中,她以綜合成績第一畢業,並順利收到了博士錄取通知書。
只要堅持在自己熱愛的數學領域持續進步,該來的自然都會來。
【延伸閱讀】數學天才柳智宇曾拒絕麻省理工「選擇出家為僧」 12年後現況曝光(點圖放大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