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究竟扮演什麼角色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政治局會議指出,進一步規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設立、職責和運行,對於發揮好對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職能作用,具有重要意義。這足以說明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在中國政治運行中的重要性。
顧名思義,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是中共中央針對重要領域設立的跨部門的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政治局會議強調:「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要準確把握職責定位,堅持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對重大工作實施更為有效的統領和協調,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這說明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不是隨意設立,不是無關緊要,而是「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不會越位代替具體部門的工作。
與香港有最直接關聯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是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其中的一個副組長是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香港、澳門的事務,成員除了包括港澳系統的官員之外,還包括統戰系統、政法系統、外交系統、廣東的官員。與台灣有最直接關聯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是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外交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是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負責經濟工作的是中央財經委員會。
2012年十八大以來,既新組建了許多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又提升了不少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規格。比如,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成立的習近平領銜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過去10年中國政治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2018年十九屆三中全會既決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中央審計委員會、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又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絡安全和訊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改為委員會。2023年二十屆二中全會審議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因應形勢變化,成立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科技委員會,作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2018年習近平在《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決定稿和方案稿的說明》中談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按主要戰線、主要領域適當歸併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統一各委員會名稱,目的就是加強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本次6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既有指出「設立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是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推動重大任務落實的重要制度安排」,又有強調「對於發揮好對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職能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條塊分割是中國政治的一個重要特徵,中央部委自上而下負責的專門領域的事務是「條條」,各個地方政府所負責的某個行政區域的綜合事務是「塊塊」。條塊分割雖合乎長期以來的現實,但有可能造成責任不清晰、政出多門、互相扯皮的問題。在具體政治運行中,不同部門、不同地方政府的分工往往錯綜複雜。
正因這樣,為了統籌調配資源,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往往涵蓋不同部門、不同地方政府,能起到「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的作用,從而「形成統一高效的領導體制,保證黨實施集中統一領導,保證其他機構協調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