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銀傳討論設立「壞帳銀行」 惟金管局否認︰相關傳聞並沒有根據

香港銀行的不良貸款有上升趨勢,外電引述消息透露,一些業內人士甚至討論成立一家「壞帳銀行」,來吸收香港這個金融中心的不良債務。知情人士透露,香港一些最大銀行之間的談判仍處於初步階段,銀行在將此想法付諸行動之前將面臨重大障礙。
不過,-金管局回應傳媒查詢時指出,無意設立傳聞中的「壞帳銀行」,亦了解相關銀行亦沒有此計劃。
金管局補充,該局一直要求銀行審慎管理信貸風險。整體而言,香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健康,信貸風險可控,撥備充足,銀行信貸撥備覆蓋率超過140%,盈利良好,因此相關傳聞並沒有根據。
或效法中國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允許收回部分貸款
據《彭博》早前引述知情人士並稱,包括恒生銀行(0011)及交通銀行等貸款機構,最近與諮詢公司接洽,並就設立專門機構來處理壞帳進行了初步討論,由於涉及私人信息,該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知情人士表示,其中一個做法可能是效法中國不良資產管理公司的做法,允許銀行收回至少部分貸款。由於此事尚未公開,知情人士要求匿名,目前尚不清楚該提案在銀行和香港監管機構中獲得了多少支持。
報道稱,這些討論突顯了業內人士對不良貸款累積日益增長的擔憂。截至3月底,不良貸款增至250億美元,佔總貸款的2%,創下20年來的最高水平。 惠譽評級估計,到年底這一比例可能攀升至2.3%,為亞太地區最大增幅,而且到 2026 年,貸款品質可能還會進一步惡化。
不良貸款增創下20年來最高
香港的銀行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它們出售以房地產資產為抵押的貸款。此前,這些貸款曾被展期或修改原始條款,以避免減損。一些銀行推遲確認減值,這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更疲軟的基礎資產品質。
香港金管局表示,儘管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略有上升,但其整體資產品質「處於可控範圍內,撥備仍然充足」。金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本地註冊銀行的總資本比率為24.2%,而主要銀行的平均流動性覆蓋率為182.5%,遠高於國際最低要求。惠譽預測,雖然貸款素質將繼續惡化,但鑑於貸款機構擁有大量緩衝資金,情況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