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論壇.梁美芬|為香港摒棄抗疫執念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今天(2月11日),衞生防護中心公告確診1325宗,初步確診1500宗,目前入院治療約近2000人,確診後仍未入院超過2800人。這超過2800宗確診怎麽樣監測、管理、治療,是否有足夠手環佩戴,是否已經禁止他們周街走,是否提供了足夠的後勤支援?我衷心盼望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能有大我觀念,為保護公共利益,不要隨處走,不要增加社區鄰居及其他無關人士染疫的機會。

來稿作者:梁美芬(立法會議員、「凝聚民心」平台發起人)

疫情發生兩年多以來,特別是本次Omicron及Delta 雙病毒傳染,讓我們感到深深的無力,某些傳媒和某些專家傳遞的信息是只有等着病毒變種成風土病的「躺平」主義占到了上風。雖然加强疫苗接種可以預防重症,但看看接種率超過90%的以色列、新加坡,Omicron感染率一直很高,老年人、兒童及病患者成了自然淘汰的人群。

成功救人最重要

祖國以重視生命為大前題,香港應善用「一國兩制」,發揮國家強大醫療團隊的力量,摒棄抗疫執念,不要為求不同而不同,而是為求成功而相同。在危機中,成功救人最重要。面對疫情爆發,香港社會必須先摒棄個人主義,全民動員,積極行動,與內地團隊聯手打贏這場與病毒的攻堅戰。

Covid-19是席捲全世界的傳染病,必須有全社會、有組織、有資源的政府、社團、NGO共同來抵禦,必須宣揚人人都是抗疫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全面配合抗疫政策。這樣才能確保市民的健康及生命盡量少的受到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影響。這是全球所有人的公共利益,也是香港750萬市民本應有的共識。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寫了《Let us Dream:The Path to a Better Future》一書,書中對世界資本主義體制及其背後的個人主義意識形態提出犀利的批判,他認爲,「這兩者合謀,造成了當前危機」。他更進一步邀請人們「放棄個人主義,也放棄個人主義所帶來的誘因,因爲孤立會讓我們自己打敗自己」,他還呼籲全世界人民站起來,携手共同投入根本性社會改革,「讓我們從疫情危機中打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教宗罕有的批評亦提醒了我們,資本主義有其優點,但在應對疫情危機,我們也要認識到它的弱點。

香港已經是疫情的重災區,火頭四起,大家深知現場取樣的人員辛苦勞累,但香港的檢測點、檢測人員統籌安排不足、檢測結果等待時間長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現實,不得不承認我們的醫管局的安排失當。特別是檢測結果確診後,對於後續安排無序,有2000多名市民無助,紛紛求援,我們也只能盡量安撫,告訴他們千萬不要出門,以免造成其他人染疫,但這種情景也讓人心中難受。我在此再次向政府呼籲,必須讓確診者盡快入院治療,讓密切接觸者納入隔離管理,這些事宜如果不能妥善管理和安排,他們所在的社區就是下一個大爆發點。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甚至估計,若不封城,將會有1000人染疫病逝。香港還可以有什麼選擇?跟緊內地成功經驗,求援救人乃唯一選擇。

抗疫不能單打獨鬥

「Do Right Thing」才能「Do thing Right」。我期盼由李家超司長帶隊參加的周末兩地專家會議能有突破性進展。十分希望兩地能達成:

1. 內地與香港一起成立統一指揮中心,建立「抗疫一站通」;

2. 疫情爆發區域能發佈顔色警報,通過公共媒體連續廣播,讓市民瞭解區域的疫情情況及防疫安排,避開重災區,讓疫區的市民從公共利益出發,盡量摒棄個人利益,不要外出,以免成為隱形傳播者,傳染他人;

3. 請求中央增加2000人的檢測隊伍協助全民檢測;

4. 建立更多的火眼實驗室,配足化驗室人員,快速完成檢測,鎖定所有隱形傳播鏈;

5. 增加足夠醫療人員,盡快為所有市民完成第一針疫苗,將疫情通行證盡快實施,而不是等到2月24日;

6. 盡快請求中央安排隊伍擴建亞博館的方艙醫院至少10,000張床位,對確診輕症者應收盡收。

香港的抗疫本來是公共衞生問題,不是政治問題,在香港自行探索抗疫模式出現嚴重疏漏時,《人民日報》、《新華社》及國家衞健委的專家已經告訴了香港答案:只有動態清零方可通關。我知道香港的醫護人員已經盡全力抗疫,也不想見到疫情爆發。但時間及疫情不會等人,在此前提下,特區政府必須調整過往做法;市民要看見的是保障生命健康和爭取通關的決心,抗疫絕對不能半桶水,因為病毒「春風吹又生」。

現在是時候動員全港市民全力抗疫。在疫情的挑戰下,亦是團結人心的時候,必須與普通市民同行,想到他們的困境,才能令他們充份理解抗疫需要市民一齊無私參與。我們呼籲750萬市民一起行動,共同配合,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讓孩子可以上學,讓香港經濟盡快復蘇,讓香港社會回復正常。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