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身體怎告訴你有失智症風險?得病前2年或現便秘等10徵兆

撰文:康健雜誌
出版:更新: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退化性的失智症,它猶如記憶橡皮擦,讓人們的記憶隨時間褪去,並漸進走向失能,令人聞之卻步,因此,及早認識並遠離風險因子相當重要。今年3月,一篇歐洲大數據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患者確診前2~10年間有10個顯著的健康問題會出現,其中包括便秘。

醫學期刊《刺針:數位健康(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本月初刊登一篇大型研究,研究人員自英國及法國的健康資料庫分別取2萬214名及1萬9,458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健康資料,同時依據年齡、性別來配置人數相當的對照組,因此納入分析的總人數近8萬人;接著,追溯這群人在確診時間點之前的數年,有哪些健康問題的人後來比較容易失智。

以下10個徵兆,不代表你未來必定會患有失智症,而是你應要及早改善目前的生活模式:(按圖了解)

+10

這份研究廣泛檢視123項常見的健康問題,從貧血、失眠、感冒、偏頭痛、到情緒困擾、腸胃狀況、血管疾病、皮膚問題以及癌症都有。最終分析顯示,阿茲海默症患者在確診前2~10年間,共有10個健康問題與這種失智症的發生風險呈現顯著的正相關,包括重鬱症、焦慮、便秘、異常體重減輕、嚴重壓力和適應障礙、聽覺障礙、脊椎退化、疲勞不適、記憶喪失、暈眩虛脫等。

其中,憂鬱及焦慮往往是最先發生的合併症,在阿茲海默症首次診斷前至少9年就可能出現,便秘困擾則可能早在確診失智前7年出現。

憂鬱,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前驅症狀

一直以來,憂鬱被認為與失智症有關,但長期存在爭論的是,究竟是憂鬱引發失智,還是情緒困擾其實是失智症的早期徵狀?

上述研究回溯阿茲海默症患者資料最長達15年,在患者確診前10~15年,研究人員其實並未看見憂鬱症與阿茲海默症的增加風險顯著相關,是直到更後來的時間點才看見兩者的相關性。因此他們表示,這個結果與《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過去一篇長達28年的研究結論一致:早年的憂鬱症狀,不會增加後續的失智風險;憂鬱應是失智的前驅徵狀,或者兩者剛好因著某種相同的原因而同時出現。

相關文章:失語症|布斯韋利士得病息影 留意5大徵狀 語言能力可否恢復?

+11

便秘,經「腦腸軸」與大腦健康互相影響?

便秘在過去被證實與憂鬱情緒以及部分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像是路易氏體失智症及帕金森氏症),這回首度被報告與阿茲海默症有關。即使研究人員以統計方法控制憂鬱焦慮帶來的影響,還是看見阿茲海默症患者在確診前容易有便秘問題。

台灣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在臨床上看到不少阿茲海默症患者有便秘問題,因此看到上述研究結果並不意外。

阿茲海默症的發生與基因及生活型態有關。他解釋,少動腦、少運動、慢性失眠、飲食不均、缺乏社交、難以負荷壓力等,都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而這些生活型態可能影響情緒或生理功能,進而使腸胃蠕動變差,「因此,便秘其實反映一個人的生活型態需要調整了」。

另外,便秘有可能源於其他共病,像是合併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就可能因着帕症本身影響多巴胺分泌不足,使活動力與排便順暢度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在討論帕金森氏症與便祕的關係時,有一種說法是大腦與腸道通過「腸腦軸(gut-brain axis)」互相影響致病—大腦退化會影響腸道健康,腸道菌相的改變也有可能增加腦部退化的風險。甄瑞興認為,同樣屬於腦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阿茲海默症,或許也有可能和腸道互相牽動彼此的健康,不過這有待更多研究證實。

相關文章:便秘|腸道難蠕動原來關寒熱底事!中醫師拆解4大體質食咩最好

+10

脊椎問題影響血流、腦脊髓液,加速腦病變?

脊椎問題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過去較少被提及。在韓國,曾有上萬人的回顧性世代研究發現,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阿茲海默症罹病率的確較高。不過,上述《刺胳針:數位健康》的研究中僅看到阿茲海默症與脊椎退化有關,和僵直性脊椎炎則無關。

研究人員注意到,這份研究中納入分析的患者以頸椎問題佔多數,因此,會不會是頸椎關節退化影響血流或腦脊髓液,進而加速腦神經病變,值得後續深究。

三高不是關鍵?其實與血管性、退化性失智症均有關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長期被點名是失智症的風險因子,但上述研究卻未看見三高與阿茲海默症的關聯性。對此,研究人員解釋,這可能是因為在臨床上,如果失智症患者同時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醫師有可能容易診斷血管性失智症,而非阿茲海默症,因此統計起來才看不出其中有顯著相關。

其實,高血壓可能使血管受損、影響血流供應腦細胞,進而提升失智風險。高血糖可能提升中風風險,進而影響血管性失智症的發生,不僅如此,高血糖還會使腦中胰島素阻抗上升,連帶使胰島素分解酶分解類澱粉蛋白的效率降低,使得類澱粉沉積大腦,這種情形可能增加退化性失智症的發生風險。此外,糖尿病病久,糖化代謝產物會使血管灌流下降,致使腦血管和細胞灌流不足、代謝異常,同樣會影響大腦退化。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5月針對降低認知衰退和失智風險公布生活型態指南,其中就強調控制三高的重要性。

50歲後,應更加留心是否有風險因子

甄瑞興認為,失智症的預防應從年輕開始,上述研究提及的10大危險因子是50歲熟齡族需要更加注意的徵狀;倘若出現這些徵狀,要盡早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盡可能避免或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刺針》委員會2020年發表一篇關於失智預防、介入與照護的全面性建議,同樣相當值得參考。裡頭提及的12個風險因子涵蓋疾病、環境、生活習慣及個人條件等面向,分別是生命早年教育程度低,中年後的聽力損失、高血壓、過度飲酒、肥胖,以及65歲以後的吸菸、憂鬱、糖尿病、缺乏社交、缺乏運動、空氣污染等。委員會並強調,如果能盡可能避開這12項因子,可望讓40%的個案延緩疾病的發生,甚至避免罹病。

延伸閱讀:

便秘吃什麼改善?益生菌有效嗎?飲食5招解決便秘困擾

失智症診斷的驚異大奇航

【本文獲「康健雜誌」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