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雙11銷量跌 中國市佔仍佔鰲頭 華為漲幅66%卻輸呢兩間?

iPhone雙11銷量跌 中國市佔仍佔鰲頭 華為漲幅66%卻輸呢兩間?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昨日(23日)公佈內地「雙11」期間,智能手機銷售情況統計,其中蘋果iPhone手機仍以近25%的市場份額,位列中國市場榜首,不過期內銷額卻按年跌4%。而華為漲勢迅猛,以66%的漲幅領跑,然其市場份額卻遜於小米(1810)及榮耀,小米與榮耀分別以28%、11%的升幅,同錄雙位數增長。

該機構指出,蘋果較之於上月表現有所改善,但供應方面似仍存在問題,不過去年11月蘋果手機的供應存在極端異常,而現在歸於正規,按年數據將有可能轉為正值。

華為今次漲勢強勁,公司歸因為最近推出的 Mate 60系列5G手機,以及舊款P系列4G設備的普及,但該研究機構仍提醒,「該公司公佈了一些非常好的成長數據,但是顯然,存在基數效應」,意指由於上一年度財務或經濟數據,因某些因素導致偏低或偏高,使得本年數據出現高增長或大幅下降,僅以按年增長率計存有失偏頗的可能。

雙11期間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售份額及年增長。(Counterpoint Research截圖)

而就市場總體而言,今年為期兩周的「雙11」活動中,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按年增5%,為第四季度的剩餘時間而言,確立了良好的開端。機構分析師指出,華為與小米仍保持強勁勢頭,華為有望今年增長一半以上,儘管距疫情前水平仍有差距;而就小米而言,伴隨小米14系列的推出,料小米銷量仍有上升空間。

小米時隔十年 手機出貨量重回內地第一 新車YU7諮詢量超SU7同期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小米(1810)發佈首季業績,經調整純利錄得106.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64.5%,創歷史新高;總收入為1,112.9億元,按年升47.4%,勝於預期。

公司總裁盧偉冰形容,這是小米歷史上最好的季報,此外,公司智能手機在中國內地的市場份額,按年提升4.7個百分點至18.8%,時隔十年,重回出貨量第一。

手機出貨重回內地第一  相信為高速增長週期開始

期內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ASP)為1,211元,創歷史新高,按年增長5.8%。盧偉冰表示,小米高端化的戰略決策正確,已經見到消費者並非只是購買單品,而是選擇小米的生態產品佈局,因為公司不單投資技術,還投資了產業能力,包括工廠、實驗室、供應鏈等。

盧偉冰形容,今次小米手機重回中國市場第一,「相信我們這次回來會站得非常穩」,儘管首季表現存在國補的助力,但對每個公司都是同樣的機會,相信當前只是小米這一輪高速增長週期的開始,未來還會希望攻克6千元以上,高端乃至超高端的手機市場。

除卻手機,小米亦提及,首季平板產品全球出貨量按年增長56.1%,首次排名全球前三。對比三星公司,目前手機的出貨比例是0.8比1,但平板就低至1比2,證明平板的發展空間仍大。而若對標蘋果Apple,盧偉冰表示,iPhone的市場份額約百分之十幾,但iPad卻超過30%,因此相信平板產品,仍有佈局空間。

小米發佈自研手機晶片。(資料圖片)

期內單車虧損縮窄至6590元 SU7 Ultra鎖單超預期

汽車業務方面,小米YU7已經亮相,盧偉冰透露,今次YU7與SU7推出方式類似,同樣採用先發佈技術,後接受訂單的模式,目前YU7技術發佈後預約諮詢量更大,對於YU7感興趣,留下資料的用戶,是SU7技術發佈後同期的3倍,且有60%的用戶為首次留下資料。YU7預計,將如約於今年7月正式上市。

SU7 Ultra的訂單方面,小米表示需求仍然強勁,該車型價格較高,加上配件等售價將超過60萬元,公司指年初時初定的目標為1萬輛,但截至昨日,鎖單量已經超過2.3萬輛,遠超出當時的目標。

以期內小米汽車業務分部,錄得5億元經營虧損計,Xiaomi SU7系列交付新車75,869輛,相當於單車虧損6590元,虧損收窄。

小米SU7 Ultra於紐柏林北環賽道創下4門車型單圈最快紀錄。(資料圖片)

不擔心價格戰 佈局空調高端化

談及高端化路線的佈局,盧偉冰表示,將從手機和汽車先開始,從中國市場先開始逐步佈局,下一個高端化的目標或為空調,目標在中國零售市場,今年可以達到行業前三。其表示,空調已經完成全產品線的佈局,核心自研率高,其空調工廠也將預計今年投產。

他續指,對於家電領域的價格戰,小米從不擔心,以為公司的產品、智能化以及商業效率都更強,對產品和用料有信心,相信不會受到價格戰影響。

公司首季研發支出67億元,按年增長30.1%;研發人員數創歷史新高,達21,731人,佔員工總數47.7%。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