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滿東邨將建標準巴士站 最快年底設新巴士線來往機場

東涌滿東邨將建標準巴士站 最快年底設新巴士線來往機場
撰文:梁文才
出版:更新:

離島區議會昨日(24日)討論區內交通,會上通過支持擴建東涌滿東邨巴士站。另外,運輸署正研究開設新巴士線S65號,來往滿東邨和機場,目標年底通車。

現時滿東邨的居民需要步行到逸東邨,才能乘坐交通工具到機場。工聯會議員鄧家彪提出討論滿東邨的交通,內容包括來往滿東邨和機場的龍運S65號巴士線能否在本月底前投入服務。出席會議的運輸署官員回應指,現時正與巴士公司及居民商討,希望年底前能夠通車。

另外,現時居民會使用來往滿東邨和港珠澳大橋口岸的嶼巴B6號線,來往東涌港鐵站及逸東邨、滿東邨,鄧家彪建議嶼巴B6號線推出分段收費,以惠及使用者。運輸署代表回應指,鼓勵巴士公司提供優惠,新大嶼山巴士公司代表則稱預計今年第三季會向署方申請。

另外,鄧家彪及民主黨議員郭平同時提出,滿東邨巴士站空間不足。郭平指現時巴士站同一時間只能停泊2至3架巴士,若有其他巴士需要上落客只能停在較遠的路旁,對乘客構成危險。會上,路政處代表建議將附近的渠道設施移走,為巴士總站騰出空間,郭平亦於會上動議,將滿東邨巴士上落客點擴建為標準巴士總站,議案獲得通過。

然而,鄧議員也建議將裕東路行人天橋旁的空地改建為巴士總站,以配合東涌西延線的發展。運輸處代表表示他們會考慮此方案的可行性,並與各方溝通。而龍運巴士公司則歡迎建議,並會在未來作出配合。


半年六區民政專員換人 熱門調任環保署打救離地作風?|政圈風聲

撰文:潘耀昇
出版:更新:

選舉改制後,十八區民政事務專員身兼區議會主席,集關愛隊、區議會、民政處「三頭馬車」權力於一身,發揮機會大增,角色被看重。《香港01》統計今年首七個月有六區民政專員換人,當中四人平調,兩人升職。公務員一般三年一調,這批民政專員平均留任四年多。

觀察民政專員調任去向,似乎有一個共通點。最快調走的北區民政專員賴子堅,在地區打拼兩年便升任環保署副署長。連同賴子堅,三年內有三名民政專員調職至環保署,分別出任副署長和助理署長。有政圈中人認為垃圾徵費一役,突顯署方部分官員落區解說離地,笑言「差啲被街坊打」,相信民政專員調任環保署有助政策落地。有官府中人亦對民政專員擺平地區爭議手腕較有信心。

所有區議會的主席均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取代了過往由議員互選的制度,民政專員在地區事務的權力與責任增加。(民政事務總署)

首七個月六區民政專員換人 平均留任四年多較一般長

民政專員在區議會改制、掌握地區大權後,其一舉一動都備受外界關注。所有區議會的主席均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取代了過往由議員互選的制度,民政專員在地區事務的權力與責任增加。同時, 本屆政府新成立的關愛隊,亦是由當區民政專員出任總指揮。正如中聯辦主任周霽所言,區議會、地區三會、關愛隊是地區治理的「三駕馬車」,可見民政專員頗有機會發揮。

尤記得選舉改制初期,外界關注公務員一般三年一調,民政專員的任期是否要與區議會看齊,保持地區政策的一致性。隨著新區議會上場一年半,運作上軌道,《香港01》統計今年首七個月有六區民政專員換人,其中兩人升職、四人平調。這批民政專員留任兩年至近七年不等,以平均計留任四年多,較一般三年一調的公務員長。

《香港01》統計今年首七個月有六區民政專員換人,這批民政專員留任兩年至近七年不等,以平均計留任四年多,較一般三年一調的公務員長。(民政事務總署)

民政專員留任最長近七年 兩人升職、四人平調

幾乎每月都有民政專員調任,今年一月, 九龍城民政專員蔡敏君率先平調至香港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她留任地區已四年多;二月,中西區民政專員梁子琪,出任近五年後平調至文物保育專員;三月,在地區五年多的南區民政專員鄭港涌,平調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首席助理秘書長;

四月,在東區民政專員崗位長達近七年的陳尚文,平調香港駐迪拜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六月,深水埗民政專員黃昕然出任四年半後,升職至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秘書長(民政事務);七月,北區民政專員賴子堅出任僅兩年,升任環保署副署長。

留任民政專員時間長短,與升職與否未必有直接關係。民政事務專員的職級是公務員體系中的首長級丙級政務官(薪級表第2點(D2)),今年首七個月調任的六名民政專員當中,升職至乙級政務官(薪級表第3點(D3))的分別是黃昕然、賴子堅;平調的分別是蔡敏君、梁子琪、陳尚文、鄭港涌。

麥美娟率領十八區民政專員的地區治理研修班,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

有民政專員留任五至七年仍未調職 料與選舉有關

不過,有民政專員留任長達五至七年仍未調職,包括做近七年的大埔民政專員陳巧敏、五年多的油尖旺民政專員余健強,以及同為五年的離島民政專員楊蕙心。

有政圈中人估計為新制度下,可能有民政專員需時適應,所以「坐耐咗」。不過,較多地區人士分析與12月立法會選舉有關,每個大區需要至少一名有經驗人士「坐陣」,畢竟民政專員兼任選舉主任,處理選舉投訴。

黃昕然(左)、余健強(右)。(香港01)

資深民政專員選舉「坐陣」有助擺平各方

一名政界中人舉例九龍西選區包含深水埗和油尖旺,原屬深水埗的黃昕然六月已調走,12月立法會選舉之時,接手的新專員只上任六個月,故此出任油尖旺民政專員至今五年多的余健強,料要留任至12月選舉。

以舊帶新,資深民政專員亦有經驗在選舉期間擺平各方,有政界人士笑言「以前一日可以幾十宗選舉投訴,好易磨擦,要評估嚴重性,好有經驗先壓得住」,加上地區工作多年憑其交情「好多嘢都易講啲,點都搵個有經驗嘅著數啲」,普遍相信最快選舉完才可調走。

三年內三名民政專員調職環保署

除了留任時間長短,另一個觀察是民政專員調任後的去向,似乎有一個共通點。最快調走的北區民政專員賴子堅,在地區打拼兩年便升任環保署副署長。

連同賴子堅,三年內有三名民政專員調職至環保署,分別是2023年9月調離黃大仙民政專員的黃智華,他曾鬧出歡送風波後赴京深造一年,現為環保署助理署長,專責廢物管理。上一任的葵青民政專員鄭健,升職至環保署副署長負責減廢。

8月24日晚,地區人士為民政專員黃智華設宴,歡送他赴京進修。
垃圾徵費解說會,環保署署長徐浩光向關愛隊解說。(資料圖片)

政圈料與環保署離地往績有關 民政專員溝通手腕較強

除了猜測環保署可能碰巧較多空位,讓其他部門調走。有官府中人估計與民政專員與各界溝通手腕較強有關。一名政界中人憶起擬推垃圾徵費期間,多區舉辦簡介會,由環保署向居民講解,「有啲真係好離地,講完我驚佢畀人打㗎,街坊問你兩個問題,你都答唔到,冇鞋挽屐走」,相信有民政經驗的人士善於與各方溝通,解說力較技術官員強,有助政策落地。

環保署署長徐浩光(左三)與環保署助理署長黃智華(左四),早前晤酒店旅遊界了解「走塑」新法例實施半年情況。(環境及生態局相片)

垃圾徵費去年1月公布實施詳情,主責解說工作的除了環境及生態局正、副局長,還有環保署署長徐浩光及助理署長胡勁欣。其中,胡勁欣較為人熟悉的言論,莫過於建議市民將地拖棍「鋸開兩嚿入指定袋」,引起社會熱議。

環保署署長徐浩光當時接受報章訪問,為垃圾徵費惹議解話時亦直言「清不清楚好多時候是看你自己想不想弄清楚,如果你想不清楚,幾時都是不清楚」。

正所謂,做人最重要有公關。上月政府總部舉行的區議員培訓班,導師亦借鑑了徐浩光的例子,形容是「說了不應該說的真話」,即使聽起來看似是正確,但市民聽起來不舒服。隨著多名民政專員調職至環保署,外界期待能否為部門帶來改變。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