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中學校長稱疫情致學生學習經歷有缺失 倡不應一刀切停面授

撰文:蕭博禧
出版:更新:

疫情期間學校停面授課,除學習進度受阻,學生無法參與學界比賽及課外活動亦影響抗逆及社交能力。臨近開學新冠疫情又再反覆,有中學校長表示,目前已有機制讓疫情爆發嚴重的學校停課,認為當局不應「一刀切」暫停面授及課外活動,而是按個別學校情況審視。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亦表示,課外活動對青年成長、培養堅忍性及認識自我十分重要,應讓已接種疫苗的高中生恢復正常學校生活。他又建議,學生可多運動,及以「正向」思維面對開學壓力。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校長洪楚英指,該校學生參與許多需打針活動,預計可符合三針接種率九成的要求。他稱,目前該校高中接種率已達標,而初中則有一兩個年級的接種率達八成多,有信心可恢復全日面授。

洪楚英又透露,因應該校午膳供應商等情況,暫傾向在九月維持半日面授,先讓學生適應,待十月後才轉全日面授。

嘉許計劃料助鼓勵「谷針」

教育局昨宣布推出「學校疫苗接種」嘉許計劃,洪楚英認同該計劃可鼓勵「谷針」,不過他指,對學生及家長而言,最重要是打針後對參與課外活動及學習的幫助。他稱,過去數年學生學習經歷「有太大嘅缺失」,如學界比賽可讓學生掌握「勝不驕,敗不餒」精神,但疫情令這些活動被迫取消。

對於恢復全日面授,洪楚英認為最重要並非可上多少節課,而是讓學生在全人發展上不用太多顧忌。他續說,目前已有機制讓疫情爆發嚴重的學校停課,認為不應「一刀切」暫停面授及課外活動,而是按個別情況審視。

▼8月29日 教育局長蔡若蓮到訪灣仔聖若瑟書院▼

+2

雷雄德:當死亡與重症風險減低應逐漸復常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指,學校應盡可能恢復全日面授及課外活動。雷稱,課外活動對青年成長、培養堅忍性及認識自我十分重要,應讓已接種疫苗的高中生恢復正常學校生活。

被問到若學校接種率達一定水平,是否無須因確診數增加停止面授,雷雄德表示認同,但認為數字上有爭議。他又說,當病毒死亡與重症風險減低,應逐漸讓社會復常。

▼8月23日 楊何蓓茵到西九龍母嬰健康院視察嬰幼兒打針▼

臨近開學,學生或面對不同程度的壓力。雷雄德建議學生維持「正向」思維,如想像回到校園,可與朋友玩及溝通。他以足球「射十二碼」為例,指如沒有信心,超過一半機會射失,他稱這是「自我應驗效應」。過去多年開學時間,不乏學生輕生慘劇,雷雄德坦言,每宗背後都有如成長過程中被責罵、被遺忘、缺乏家庭關愛等多項深層原因。

「青年人係需要群體去玩,就算鋤dee打機都係一齊玩」,雷雄德強調社交的重要性,建議學生遇困難要思考解決方法、向「正向」的人請教,及多做運動。他指運動有助分泌多巴胺,提升應對及處理壓力的能力。

▼8月15日 兒童醫院開始同時提供科興和復必泰疫苗▼

+3

調查:47%青年認為難以從學校獲得未來技能培訓

香港外展訓練學校今(31日)發布《2022 裝備香港青年未來研究調查》。調查委託市場研究公司在今年五月進行,以網上問卷方式隨機訪問334名9至24歲⻘少年及422名父母。結果顯示,47%受訪青年及31%受訪父母認為,難以從學校獲得未來技能培訓。

調查又讓受訪者選擇三項認為最重要的未來技能,受訪青年認為堅毅、抗壓及變通能力(50%),推理思維、構思能力(42%)及批判性思考(34%)最重要;受訪父母則認為堅毅、抗壓及變通能力(61%),推理思維、構思能力(45%)及主動學習(37%)最重要。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建議政府增加對「未來技能」培訓機構的支持。

世界經濟論壇《2020 年未來工作趨勢報告》十大必備未來工作技能包括:1. 分析能力和創新;2. 推理思維、解決問題發構思能力;3. 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4. 批判性思考及分析;5.具創意及有原創性的精神;6.主動學習及策略性學習;7.堅毅精神、抗壓能力及變通能力;8.領導能力及有影響力;9.能運用科技作監督及控制;及10.科技設計和電腦編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