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門太平清醮】十年一遇 萬人登島 直撃60船隊伴天后環島巡遊

撰文:徐嘉蒓 黃偉民
出版:更新:

全港不止一個太平清醮,西貢塔門這小島亦有大型打醮活動,但不常見,是十年一遇。塔門聯鄉建醮每十年一屆,聯鄉儀式更是全港獨有。一連六天的醮期,七個灣頭的村民會到吉澳恭請天后娘娘,又會請天后環島一周,進行祭祀,及演出坊間買少見少的木偶戲,吸引外地遊客及早已移居海外的鄉民聚首。
在醮期第四日,「天后出巡」更是重頭戲。香港01記者今日直擊有關儀式,60多艘船插滿彩旗,從天后廟對出碼頭出發,環島一周,主船撒溪錢、放炮仗,其他船隻有人載歌載舞,舞龍、舞獅,其間又會停在海中心祭祀。儀式按傳統習俗進行,有遊人見到如此狀觀場面感慨道:「對上一次見到咁嘅場面係廿年前。」
攝影:黃偉民

蔚藍、翠綠的塔門,這幾天添了鮮紅的色彩。街渡還未到達塔門,遠處已見彩旗飄揚,多個巨型花牌竪立在島上。

多位穿藍色及紅色長衫的「緣首」(聯鄉的男村民),及穿著自製漁民服飾的婦女手持龍舟漿,在天后古廟外夾道迎賓。巡遊未開始,已有百多市民遊客排隊等待上觀賞船。

由天后古廟至碼頭的短短一段路,鄉紳父老送神,婦女迎賓,市民圍觀,場面墟冚。

塔門、吉澳、鹽田天后像上神轎

鄉紳父老在天后古廟內,請出三座本身出自塔門、吉澳及由深圳鹽田「飄泊」至塔門的天后娘娘神像上神轎。他們打響鑼鼓,舞龍、舞獅,沿著天后廟對出的通道,一路送神像到碼頭。有人向兩旁灑碌油葉水,喻意潔淨、消除不好的東西。市民夾道圍觀,場面墟冚。

最後由兩位塔門年長婦女及吉澳村民,將神像由神轎抬上專奉神明的座駕船。他們亦有請關聖帝、觀世音的神像上船。

鄉紳父老在天后古廟內,請出三座本身天后娘娘神像上神轎,最後由位塔門年長婦女及吉澳村民抬出上船。
村民稱三座天后神像是「三姐妹」。「大姐」是塔門天后古廟的天后娘娘,「二妹」是特意在打醮首日從吉澳請來的天后娘娘,「三妹」則是在文革時期被棄置海中、再被撿回,來自深圳鹽田的天后娘娘。

沿海放花炮 船上舞麒麟

祭祀完成後,天后巡遊在早上約十一時正式開始。

座駕船在天后古廟碼頭出發,前方用繩索相連三艘船,尾隨有六、七十艘來自塔門、其他村落、甚至外國的快艇、遊艇、漁船、帆船,場面甚為壯觀。

每艘船均插滿彩旗,船上有不同活動,有婦女耍彩扇、跳傳統舞步,有人舞獅、麒麟,亦有島民在艇上作傳統划龍舟的動作。部分大船甲板上更站滿人,不時放花炮,大聲歡呼。即使天氣熾熱,亦無損氣氛。

(參加出巡有不同類型的船隻,按下圖:)

+2

供奉神明的座駕船,船頭位置用紅繩綁上生菜,有父老在船頭揮動彩旗,兩位「攬榜」則坐在神像兩旁。喃嘸不時唸經奏樂,進行道教儀式,祭祀幽魂。他們沿海放多串炮仗,不時撒溪錢、燒元寶。

所謂天后巡遊,則指船隊會環塔門島嶼一周,途經弓洲、車灣等地點,期間會在赤洲對出海域停留二十分鐘,作祭祀儀式。「緣首」們向海拜謝,又將插上香的祭品拋下海。

下午一時多,船隊回程,歷時兩個多小時的環島天后巡遊完成。

更多圖片:【塔門太平清醮・圖輯】塔門父老變身緣首 天后三姐妹聚首出海

+2

清代嘉慶建醮 至今逾二百年歷史

塔門聯鄉太平清醮於農曆三月十九日至廿四日(新曆4月23至28日)舉行,每十年舉行一次,今年已是第廿二屆,至今超過二百年歷史,聯鄉建醮的形式更是全港獨有。

聯鄉建醮,即指集結塔門、吉澳、高流灣、三門仔、深灣、三磨石灣及聯益漁村漁民、鄉民一同參與,慶典規模龐大。

康熙八年籌建的塔門天后古廟,亦有記載聯鄉建醮的源起。在清代嘉慶初年(1798年)春夏之間,適逢吉澳、高流灣、三門仔、深灣、三磨石灣等地村民,前往大澳出席杜氏喜宴。席間突遇狂風暴雨、雷電交加,有如翻山倒海,漁村勢變澤國。席間有人向天后娘娘跪拜禱告,倘若能保人、船平安,他日定當建醮酬神。果然,頃刻風停雨順,天空轉晴,各人保平安。於是各鄉村民聯合決意在塔門建醮,翌年(1799年)建醮會,並定下十年一屆醮期。

是次出巡中,除有請三位天后神像,亦有請關帝及觀音神像。出巡後,信眾到古廟內參拜。

各區太平清醮 最長六十年一遇
據《香港廟神志》,太平清醮是民間流行醮會的其中一類,是道教一種傳統科儀。在香港,太平清醮是一般民間酬謝神恩、祈求陰安陽樂的齋醮,尤其依賴漁業和農村維生的村民,在不少鄉村及離島至今仍保留定期打醮的習俗。
香港不少地方會在每三年、五年、七年、十年或六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又俗稱「打醮」。活動大多在農曆年底舉行,目的是透過宗教儀式超渡區內游魂野鬼,以免居民受傷害。儀式為期數天,多由喃嘸主持。

天后出巡是塔門聯鄉太平清醮第四天的重頭戲,但在六天醮期內還有其他活動,如祭祀功德、木偶戲及齋宴,以酬謝神恩、祈求合境平安。同時還有粵劇、麒麟醒獅表演助慶。

在醮期內規定要食齋,外來人士亦不可攜肉入塔門,否則不可內進,島上餐廳亦只會供應齋菜,直至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才重新開齋。

坊間打醮一般只有粵劇大戲演出,木偶戲買少見少,塔門聯鄉建醮則兩樣演出均備。
何大偉在塔門出生、成長,中學才出大埔讀書,當了多年區議員,未有移民。

首四日醮期 吸引逾萬人登島

打醮除吸引外來人入島湊熱鬧外,亦是鄉民十年一次聚首的重要場所。

塔門聯鄉建醮委員會主席何大偉表示,目前四日醮期已吸引過萬人入島,當中三四百人是已移民到海外的鄉民。他說,打醮除了為酬謝天后娘娘在過去十年普渡眾生、保佑村民外,讓鄉民濟濟一堂聯誼也是非常重要。「好似移民去英國嘅鄉民,會將自己餐館、外賣店停工,舉家返來參加大型節慶。平時個島冇人,返來都冇意思。」

委員會就今屆打醮花超過一年時間籌備,更曾經遠趟海外籌款。今屆本地及海外共籌務超過九百萬元,比十年前多百多萬元。

何大偉曾經是醮會的兩屆主席及兩屆副主席,四十年來都參與籌備建醮。他說打醮儀式均按傳統進行,他曾擔心新一代的鄉民不在島上出生、成長,未必明白打醮文化,或不利往後的建醮,但他還是抱著一絲樂觀「我當年接手都係咁擔心,之後都愈搞愈好,所以擔心唔到咁多,因為唔知個時代會點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