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環」之名 美國掏空台灣人才的超前部署

撰文:司馬台
出版:更新:

蔡英文於6月12日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為首本《人才循環大聯盟白皮書》問世同台,蔡英文在致詞時強調未來台灣人才需強化「雙語能力」(這裏指的是中英語)以及「數字能力」;酈英傑則表示台灣要轉型成「國際人才中心」,讓這些精通信息科技、擁有數字能力的優秀人才可以在理念相同國家「循環」,促進台灣產業與國際接軌並增加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蔡英文說具備「雙語能力」與「數字技能」的人才能將台灣打造成國際人才中心。(中央社)

同場出席的台灣經濟部長沈榮津及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也強調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公司有意加強對台投資,會鬆綁相關法令吸引國際人才來台,促進產業升級,並說中美對抗及新冠肺炎的衝擊,使產業鏈重置及遠距辦公、5G產業機會浮現,台灣有堅實的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基礎,有機會再創高峰。

「人才循環大聯盟計劃」(TAC)是由AIT主導,於2019年提出與台灣信息工業策進會、台北市美國商會等公私部門合作的計劃,《白皮書》中舉台積電(TSMC)為例,指台灣在科技產業的成功,就是因為有優秀人才在國外累積經驗後,再返台大放異彩,成為當前世界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認為「人才循環」將是台灣能否在數字時代再創成功的關鍵。

台積電成功關鍵在創新

先說台積電成功的關鍵,創辦人張忠謀當然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張忠謀之所以返台是因為「台灣科技之父」李國鼎等人極富洞見的選擇半導體為台灣重點發展產業,投入資本扶持台積電、聯電公司成長,並以前無古人的「新竹科學園區」新創政策讓半導體產業聚落得以有機發展,同樣功不可沒。

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建議台灣轉型成「國際人才中心」。(多維新聞網)

再者,以民進黨人看待「非台灣人」的標準,出生於大陸、成長於香港、茁壯於美國的張忠謀,根本稱不上是「台灣人」,雖不能否認他對半導體產業的掌握及技術能力來自美國,但台積電得以成為當今傲視全球的半導體巨擘,卻是因為張忠謀在1985年提出同樣前無古人的「晶圓代工模式」,關鍵仍是「創新」。

不可諱言,美國廣大的消費市場提供台灣半導體、科技產業成長的養份,不過,AIT以台積電為例,當成「人才循環」讓台灣成功的範例,不僅有朝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也忽略「工業救國」對那個大時代優秀人才返台「救國」的驅動力,也忽略了必須要有足夠的就業機會,才能促進人才「循環」回台的現實層面,更別說早年還未「改革、開放」的大陸,有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能力妨礙台灣接軌國際。

《人才循環大聯盟白皮書》中依舊寫着「人才」是台灣轉型創新型經濟體的基礎,雖然以台積電的成功故事舉例,卻沒有說明蔣經國政府扮演的角色及「大時代」對知識分子的要求。

回到今時,蔡英文政府是否有能力提出一個產業類型,能夠創造足夠多的優質工作機會,讓台灣年輕世代長成後仍是世界上的不可或缺?不以人廢言,但以蔡英文將「英語能力」及「數字能力」當成台灣「國際化」的關鍵能力,以及沈榮津、龔明鑫等人將谷歌、微軟等美國公司看重台灣「高CP值」人力的加強投資當成「產業升級」的憑恃及「世界需要台灣」的證明,就可以知道,蔡英文政府是否有這樣的能力是令人存疑的,更遑論在其僵化的意識型態及單邊押寶美國視為接軌國際的政治操作下,幾乎已喪失「不受外力影響」的自主能力。

質言之,對美國來說,在「中美科技戰」開打之際,台灣的高科技製造能力及優秀人才成為她的不可或缺,包括「人才循環大聯盟」及台積電赴美開設5奈米晶圓廠等都可視為美國將台灣人才「為我所用」的「超前部署」。

短期來看,「人才循環大聯盟」可促進產業交流、技術提升及人才有來有往的「循環」,中、長期來看,台灣人才赴美工作機會增加,等同也增加美國企業「選才、留才」機會,更「陰謀論」的說,一旦國際或兩岸情勢有變,原先的「人才循環」可無縫轉換成對台灣頂尖人才的「人道救援」的單向流動。

至此,若將「人才循環」視為台灣幫美國「人才代工」,替代「挖空人才」、「人才流失」負面詞性的「創新發明」,對美國來說實在是百利無一害的買賣,應該不中,亦不遠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