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風波】政府民間西方皆不滿 焦慮的「中國大外宣」

撰文:孫飛
出版:更新:

2020年7月5日,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對外發布的公吿稱,「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孔子學院品牌將由『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全面負責運行」。這意味着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漢辦)不再負責由其打造出來的「孔子學院」的運作。

由於「孔子學院」在中國境內外知名度較高,此事一度引得輿情震動。外界對中國這一舉動頗有些不明所以,討論興趣卻未因此減少。可以發現,不論是中國境外還是中國境內,都對「孔子學院」十分不滿,而中國官方此番改動或許也是因為存在此種不滿和擔心。那麼,孔子學院中國境內外輿情中的風評和形象為何如此之差?

孔子學院總部更名風波近日在輿論場引發廣泛關注。(微博)

西方不滿意

中國的孔子學院旨在對外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根據中國官方最新數據,目前已在全球162個國家和地區開設540所孔子學院,並在中小學運作1,154個孔子課堂。這些數字頗顯可觀,反映了中國語言與文化在國際社會的受歡迎和巨大需求。不過,對孔子學院的批評聲調,明顯高過歡迎和支持的聲音。

西方許多政界、學界人物和媒體對孔子學院不滿意。

中國的孔子學院主要集中在歐洲、美洲和亞洲,非洲與大洋洲相對較少。美國應該是開辦最多的國家,有81所孔子學院,以及13個孔子課堂。在2004年11月,中國南開大學與美國馬里蘭大學開設了北美第一所孔子學院——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2006年至2012年間,孔子學院在美國大學的落地更是出現了一個小高潮。不過,美國還是抵制孔子學院聲音最多的國家,爭議和抵制聲音的出現也大體始於這一時期。

2009年芝加哥大學設立孔子學院時,該校174名教授聯名反對。2013年11月,芝加哥大學教授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在《國家》雜誌發表文章,指出孔子學院以政治敏感為由干預學術的幾個例子:如2009年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因孔子學院反對而取消達賴喇嘛的訪問;2013年雪梨大學因孔子學院反對而一度考慮取消達賴喇嘛的訪問。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2018年8月的一篇文章《美國繼續關閉更多孔子學院:軟實力變鋭實力背後》,大體總結了西方對孔子學院的三個疑慮:學術自由、間諜與情報收集、孔子學院「也孔子學說無關」。

該文的「鋭實力」一詞,一度獲得西方媒體的高頻使用,不過其對「三個疑慮」的解釋主要是對其他人員言論的引用,因而邏輯關係比較牽強。例如,在說明孔子學院可能影響「學術自由」的問題時,引述了長期持反華立場的參議員盧比奧(Macro Rubio)的話稱,孔子學院的教職員大多從中國招聘,由中國教育部訓練,除了影響就業市場,亦可能有自我審查的問題。

BBC在2019年9月的另一篇文章《孔子學院:爭議中擴張的中國文化機構》,也提供了一些相對謹慎的說法。昆士蘭科技大學相關人員稱,其校園內的孔子學院只是教育性的,「沒有任何關於昆士蘭科技大學孔子學院的工作可以被認定為中國宣傳,或威脅學術自由」。

而澳洲新南威爾士州(New South Wales)宣布完全撤銷孔子學院在當地的項目後,該州教育部的一份審查報吿則稱,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孔子學院具有「實際的政治影響力」,但一些因素「可能會導致人們認為孔子學院正在或將在未來推進不當的外國影響力」。

不論如何,進入2017年後,美國開辦孔子學院的速度明顯有所降低。在其他西方國家也大體如此。例如,瑞典在2020年關閉了中國大學在該國合辦的最後一所孔子學院。孔子學院在西方國家的前景不太樂觀。

自2004年底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成立,目前在全球162個國家和地區已建有540所孔子學院。(多維新聞製作)

究其原因,中西文化的差異或許尚在其次,主要原因在於西方社會的「泛政治化」,將文化教育領域的問題放大,並與意識形態掛靠。在中國崛起和中美博弈的輿論氛圍裏,孔子學院難免會被牽扯進去。

此外,孔子學院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

中國民間不滿意

中國民間對孔子學院的觀點不一,不滿者也不在少數。即使在此次改革動向出現後,也出現了一波批評孔子學院的聲音。具體來看,批評的聲音比較零碎,卻也很是激烈,顯得有些民粹主義。

中國台灣已故作家李敖之子李勘在其個人微博發表過一些相關言論,他在2016年5月一篇微博裏稱,「國家漢辦的思維是,花錢可以堵住西方反華勢力的嘴巴,所以每當一位著名反華人士要到美國大學演講,漢辦就會透過該校的孔子學院向校方施加壓力,花錢了事。但有些學校錢領了,照樣不甩孔子學院,讓該反華人士在校園內舉辦轟轟烈烈的演講。其中一所是斯坦福(大學),漢辦在該校建立孔院的初始資金是四百萬美金。」

李勘在另一篇微博裏又稱,「許多孔子學院已成為貪官子弟利用任教機會申請綠卡的跳板。一間孔子學院的運營成本極低,每年卻向國家要了大筆經費,中飽私囊。」

克利夫蘭州立大學學者李惠文與關春梅、龐暉三位學者在2017年共同創作的一篇論文《當前國家漢辦外派教師赴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則主要聚焦外派教師方面的一些問題。文中提出4點:一是教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素質不高,缺乏建立課程和教學體系意識;二是教學方法和形式單一陳舊,缺乏了解和適應美國學生的能力,缺乏適應環境的能力;三是心理素質弱、文化交流能力低、常與學生髮生意識形態方面的摩擦;四是漢辦教師具有很強的不穩定性,一般為兩年服務期,服務期結束就必須回國。

此外,中國民間反應強烈的還有對孔子學院近乎不計成本的財務支出,尤其是對外國學生優惠甚至免費的教學推廣活動。孔子學院官網公開信息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裏,孔子學院在大曼城地區的十個城市開展免費的漢語語言體驗課,80餘所中小學1,0000學生第一次嘗試說漢語,了解當代中國。」「學院主辦了英國教育部2009年『體驗動感中國』春令營和夏令營,組織來自全英數百所院校的450多名大學生赴中國學習漢語,體驗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社會及經濟考察,是迄今為止中英交流史上規模最大的英國學生訪問團。」

此類長期和大型活動所需財務數字應該十分可觀,而這些資金、人力、場所都由中國政府方面負責。而組織1,0000名學生「嘗試說漢語」,以及組織僅僅「450多名大學生」到中國學習與考察,所達到的效果是否與其背後的巨大投入相匹配呢?

另外,近年中國各大學湧入大量留學生,但其整體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屢屢發生治安、衛生、辱華等方面的事件。一些觀點認為向外國學生提供漢語學習、鼓勵和資助外國人到中國大學留學的孔子學院也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

中國高層不滿意

可以說,此番「成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以取代漢辦的改革動向,正說明了中國高層對早前涉及漢辦相關工作和整體狀況的不滿。

早在2018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就審議通過了《關於推進孔子學院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會議所公開的相關信息極少,且未指出孔子學院究竟存在怎樣的問題。

不過,當年12月中國《光明日報》一篇文章《加強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若干思考》提出的一些針對性改進意見,或許正揭示了孔子學院早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其文稱,「針對其薄弱環節,我們認為,孔子學院應創新語言文化交流機制,充分展示中華語言文化魅力,增強所在國民眾學習漢語的興趣;完善師資隊伍與教材建設,提升教師業務素質水平,着力開發本土化漢語教材;制定質量評估標準,以效果為導向,從教育、社會、文化、外交等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效來全面考察其辦學質量;實現辦學格局轉型升級,加強實用型職業人才培養,助力當地經濟建設。」

這是否說明,孔子學院的外國人學習興趣不高、教師業務素質不夠、本土化漢語教材不多、教學效果不足、辦學不夠實用等問題?

值得關注的還有孔子學院機構架設的變動。有分析稱,孔子學院品牌由基金會全面負責運行後,除支持和服務的機構改變外,還有兩方面的變化,一是性質的變化,基金會在民政部註冊,屬民間公益教育機構;二是模式的變化,基金會將從社會上籌集資金,也將依靠孔子學院的中外方教育機構發揮辦學主體作用。

這意味着此次改革一定程度上剝離了官方的背景,摒棄官方的運作方式。如此比較符合市場化改革的邏輯,或將有助於減少官方操作經常會出現的官僚主義,以及腐敗作風等方面的問題,並調動孔子學院相關工作者的積極性,另外可能也將有助於緩解西方對孔子學院的疑慮與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