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Benz平治將起用「機械人搬運工」 製造商為NASA夥伴

撰文:機器之心
出版:更新:

繼Figure01、優必選、Digit之後,人形機械人Apollo成為第4個進入知名車廠試點的「打工人」。

早前,人形機械人公司、NASA合作夥伴Apptronik宣布已與平治(Mercedes-Benz/奔馳/賓士)達成一項商業協議,試點將身高1.7米、體重140多斤的雙足機械人Apollo用於製造業。

平治也成為繼寶馬、蔚來汽車之後最新嘗試人形機械人的汽車公司。

點圖放大看看Apollo機械人的照片:

+24

根據英媒報道,平治已經開始在位於匈牙利的工廠試用數量不詳的Apollo機械人。

Apptronik表示,平治正在探索一些用例,例如讓Apollo將自己檢查過的零件交付給管線上的工人,將來可能還會被用於搬運裝有成套零件的運送箱。兩家公司都沒有透露協議的任何數字,也沒有透露正在試行的Apollo機械人數量。

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進入知名大廠試點的人形機械人都是為了搬運標準物件,例如運輸箱。理由也很充分,這類工作既枯燥又費力,更沒有足夠的人願意做。技術要求也不算很高——看看Digit的方案就知道了,將運輸箱從A移動到B並不需要解決五根手指靈巧操縱這樣的世界難題。只要成本不太高,人形機械人就能在為人類設計的空間中執行這些枯燥任務。

Apollo是Apptronik於2013年8月推出的人形機械人產品,主要針對零售和製造場景下的物流需求。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24年底前全面商業化生產。這當然是一個激進的時間表,不過,Apptronik對自家產品充滿信心,並認為機械人技術的美妙之處在於展示而不是講述(PPT)。

【延伸閱讀】意大利AI農場Bill Gates也點名讚 飛天機械人好處不止24小時工作(點圖放大瀏覽):

+30

那麼,Apollo有何獨特之處,得到平治青睞?Apollo外形與其他人形機械人沒有太大區別:健全的四肢,每隻手都有五個手指。最多可舉起50斤負荷,電池續航四小時,可以固定起來工作,也能用腿(或輪子)行走。頭部內建的感知攝影機和軀幹上的感測器以及位於胸部的主計算機,會幫助它繪製周圍環境並確定移動路線。另外,頭部和胸部也裝有LED燈,用於傳達機械人當前狀態,例如剩餘電量、當前任務以及下一步要做什麼。頭部會轉動以指示它要去的地方。

不過,與競爭對手大肆宣傳「神經網絡大腦」的通用能力的不同,Apollo更強調物理智能(「四肢發達」,或者說工程能力),短期來看,他們不會像競爭對手那樣實現完全自主的行動。

Apollo設計的核心是致動器,或者說機械人肌肉。人類體內有大約300塊肌肉,Apptronik工程師花費了大量精力和財力簡化了這種複雜性——Apollo機械人系統內部有大約30個不同的肌肉群,負責執行基本的動作和活動。為了讓Apollo能夠像人類一樣行走、彎曲手臂和抓握物體,執行器迭代超過35次——你能想到的方案,他們都試過了,包括液冷、電纜驅動、串聯彈性驅動、並聯彈性驅動、準直驅等等,直到可以完美地應用到商業化人形機械人。

除了追求物理智能,他們同樣重視取得這些智能的成本價格,這也是他們的競爭優勢。從成立之初,他們就希望找到這種平衡,並最終建造一個價格不到5萬美元的商業化人形機械人。要建造一個商業產品,而不是幾個完全酷但極其複雜的定制人形機械人,就需要考慮諸如最大限度地減少零件數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可維護性和穩健性以及保持總體成本可控等因素。而新執行器比過去的少了大約三分之一的零件,也將組裝壓縮了三分之一。從維護的角度來看,拆卸執行器只需要擰下兩個螺絲即可。

【延伸閱讀】完美AI女友Lexi Love收費陪聊天年賺281萬港元 月收20多封求婚信(點圖放大瀏覽):

+25

為了增加對不同任務的適應性,Apollo還提供模組化功能。頭部是模組化的,可以放置不同的感測器,當用於戶外時可根據需要添加光達(所以有時看起來是三隻眼睛)。胸部是模組化,這意味著軀幹可以有效地與腿部分離並安裝到輪式底座上。末端執行器上也是模組化的,可用單自由度的手和更簡單的末端執行器(例如類似鉤爪)來完成既定任務。

Apollo尚未解決五根手指靈活操控的難題,不過它的末端執行器也是模組化的,可用不同末端執行器組合來完成任務。Apptronik目標也是「製造一個可以做數千種不同事情的機械人,」但其務實的商業化態度導致他們願意採取可能比某些對手採取的更保守的方法——先弄清楚最小可行的人形機械人是什麼樣子,然後透過迭代增加解決特定問題所需的複雜性。

Apollo將從工廠和倉庫環境開始,執行移動運輸箱、推車等簡單任務。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功能將透過新模型和更新而增強,廣泛用於建築、電子產品生產、零售、送貨上門甚至老年人護理,「並最終有一天探索月球、火星及更遠的地方。」公司負責人表示。

Apptronik是人形機械人競賽的早期參與者之一,於2016年從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以人為中心的機械人實驗室中分離出來。在實驗室期間,創辦人在2012年至2013年DARPA機械人挑戰賽期間被選中參與NASA機械人Valkyrie的研究。Apollo可視為他們試圖將Valkyrie商業化的產物。

【延伸閱讀】福島機械人試驗場大熱 預約要排3個月 將成災後復活靈藥?(點圖放大瀏覽):

+11

Apptronik成立後的第一份合約是為NASA開發下一代驅動和控制系統。從那時起,該公司一直致力於為多家大公司開發機械人項目,包括為Sanctuary AI打造了原型機械人Phoenix的硬體部分。

Apptronik的第一款機械人產品是只有上半身的機械人Astra,後來他們又致力於雙腿機械人的研究。經過數年時間建造獨特的機械人和組件,前後設計和開發了10多個通用機械人,他們最終從頭設計打造出Apollo。

有分析認為,勞動力短缺已成為德國經濟的「定時炸彈」。製造業企業勞動力短缺的現象特別嚴重,65%的汽車企業都表示「找不到工人」。奧迪和平治早在多年前就開始表達對勞動力供應的擔憂。

梅賽德斯生產主管Jörg Burzer表示:「這是一個新的領域,我們希望了解機械人在汽車製造的潛力,以填補低技能、重複性和體力要求高等工作崗位的勞動力缺口……製造世界上最理想的汽車。」

【本文轉自「機器之心」,微信公眾號:almosthuman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