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自2011年引入內地醫生 「語言障礙」不是問題?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導讀:香港政府2021年修訂《醫生註冊條例》,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至今只有少量申請及已獲批,遠不上流失速度。醫生人手日益短缺,醫管局近日更派團到海外招聘醫生,首站先到英國搶人才。新加坡衛生部控股自2011年開始,每年都有計劃地從中國招聘在當地受教育的醫生。跟香港一樣,新加坡聘用內地醫生亦有語言憂慮?

新加坡衛生部控股自2011年開始,每年都有計劃地從中國招聘在當地受教育的醫生。它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至今已從中國招聘超過180名醫生,大部分仍留在公共醫療機構服務。

12年前初到新加坡工作時,新加坡中央醫院康復醫學顧問醫生陳淨(40歲)曾面對語言障礙,只能用磕磕巴巴的「新加坡式英語」與年長患者溝通。她還記得有一次在場面陷入尷尬之際,患者女兒建議她用廣東話與父親溝通,結果溝通效果反而更清楚又親切。

最終,語言問題沒有成為她工作上的絆腳石,在患者、患者家屬和同事們的肯定和鼓勵下,她化困難為優勢。

2011年來新工作的新加坡中央醫院康復醫學顧問醫生陳淨(右)一家四口已經在本地落地生根,並將留在新加坡長期發展。(聯合早報/陳來福攝)

如今,每當其他同事遇到英語和華語都不好的年長華族患者時,就會拜託她當「方言翻譯員」,用廣東話跟患者解釋病情。

陳淨從醫學院畢業後,在北京一家著名醫院服務了兩年半,並在學長學姐的介紹下,參加新加坡衛生部控股的招聘面試。「新加坡是直接認可一些中國醫生執照的少數國家,不像英國和美國還須通過醫師資格考試,所以來新加坡工作對我而言是比較好的機會。」

衛生部控股自2011年開始,每年都有計劃地從中國招聘在當地受教育的醫生。衛生部控股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至今已從中國招聘超過180名醫生,大部分仍留在公共醫療機構服務。

根據網上流傳的訊息,衛生部控股將在今年8月至11月,在北京面試有意來新加坡行醫的中國醫學院畢業生,能在明年5月之前來新工作者將獲優先考慮。

衛生部控股說,招聘策略是為了滿足我國人口快速老齡化的預期需求。「在新加坡行醫的90%以上是本地醫生,但我們不分國籍,重視所有醫生的貢獻。」

根據新加坡醫藥理事會(Singapore Medical Council)官網去年9月更新的訊息,本地從2009年起,承認中國四所醫學院,即北京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所頒發的醫學文憑。醫理會只承認這些醫學院的七年制醫學碩士和八年制醫學博士學位。

新加坡政府因為當地人口增長,自2003年起放寬海外醫生到當地服務。(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宣傳片截圖)

適應英語溝通環境 成來新工作初期最大挑戰

陳淨是第二批通過招聘來新加坡工作的中國醫生,同批受聘的醫生約五六人。據她所知,10多年來受聘來新工作的醫生,一部分成為專科醫生,另一些則成為全科醫生或是駐院醫生。

陳淨說,中國醫學教育和教科書,大多使用英文,但同事之間和患者之間的溝通都是用華語。因此,適應以英語溝通的新工作環境,是她來新工作初期面對的最大挑戰。

她以醫院的會診單(俗稱blue letter)為例說,當年都是手寫的。「我對英文本來就不太熟悉,再加上會診單有很多縮寫,字跡也比較潦草,所以辨認起來很困難。」

她還記得,曾面對一個較為複雜的病例,會診醫生寫下很多建議並要進一步檢查。好不容易快要讀完了,卻被最後一行的一連串英文字母難倒。她絞盡腦汁想了很久還是毫無頭緒,無奈之下只好硬着頭皮打電話聯繫那名醫生,在醫院裏找他本人解讀會診單。

沒想到這一句話其實寫的並不是某個關鍵的病史或某種特別藥物的縮寫,而只是「as above」(如上所述的意思)。

剛來的時候,做很多事情都是事倍功半的。笨鳥先飛,我就付出更多努力,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例如,我知道星期一會看很多病人,我就提前在周末到醫院熟悉他們的病歷,這樣在正常上班時就可以快一些。 
來新加坡工作的中國醫生陳淨

陳淨到新加坡工作兩年後,她的先生也到本地工作。連同今年六歲和兩歲半的孩子,一家人都已經是新加坡公民。「新加坡已經是我們和孩子們的家了。」

疫情期間,陳淨在照顧本地冠病住院患者的同時,遠在中國的父親感染肺炎,雖然檢測後不是冠病,但還是兩度入院治療。「爸爸出院後很長一段時間在康復休養,我那時覺得遺憾,在爸爸最需要我幫助的時候,我卻不在他身邊。」

不過,她還是與父親進行「遠程問診」,通過視訊觀察父親走路的情況、了解他需要什麼輔助儀器等,然後網購寄給他,也教母親如何協助父親康復。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醫管局派員去英國「搶人才」,招聘當地升學的年輕醫護人員。(林靄怡攝)

向本地醫生學習 更重視醫患溝通技巧

第一批從中國來新加坡工作的醫生共有20多人,他們如今已在本地工作超過12年。

邱德拔醫院腎科顧問醫生劉博(41歲)現在不僅能說一口流利英語,還學會幾句馬來語。她最常用的兩個詞彙,就是「sakit」(痛的意思)和「nafas」(呼氣的意思)。

為馬來族病患看診時,說幾句馬來語當然更加親切。如果有時間,我想要去學馬來文,這算是我的一個目標。
邱德拔醫院腎科顧問醫生劉博

當年隻身一人來新加坡工作雖然具挑戰性,但她還是覺得是正確的決定,往後也會在本地公共醫院繼續發展。

這些年來,她也從本地醫學院畢業生身上學到很多,例如醫生和患者之間如何有效溝通。「我在中國讀醫學院時,課程裏沒有特別教導醫患溝通的內容,但這是新加坡醫學教育的一個關鍵環節。例如,如何把壞消息告訴病患,這些都是有技巧的,不能夠太直接了斷,要從病患的角度思考,考慮他們的感受。這能夠減輕病患的恐懼,讓他們更願意了解病情,併為自己的健康做出適當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