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觀塘功樂官立中學不一樣的體育課程 培養終生運動習慣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教學活動亦要與時並進,觀塘功樂官立中學嘗試從傳統體育運動中探索新出路,引入多元化的新興體育運動,打破地域及課程限制,鼓勵同學建立持續鍛煉,終身運動的習慣。 (內容由觀塘功樂官立中學提供)

同學參與飛索游繩下降活動 。(觀塘功樂官立中學提供圖片)

新興體育運動體驗 啓發多元潛能

負責引入新興體育運動的葉振興老師認爲多元化的體育活動,例如飛索游繩下降、獨木舟體驗、高疊盤、草地滾球、保齡球及高爾夫球等,對同學更具吸引力。觀功利用流動水池,把「海洋」引入校園,在校園內同學可以參與直立板及獨木舟練習;從地面到高空,同學挑戰飛索游繩下降感受「飛越」校園的自由;空間所限,只要發揮創意就能突破地域限制,為同學帶來更多不一樣的課堂體驗,開拓眼界。葉老師亦樂見同學不再沉迷在手機的虛擬世界中,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校園獨木舟體驗。(觀塘功樂官立中學提供圖片)

跨學科合作 設計與科技融合體育理論

體育科科主任鄭偉超老師表示觀功同學富創新思維,通過跨學科合作,同學在設技課堂自行製作計步器及血氧儀等分析工具,配合應用程式評估運動表現。同學把課堂所學融會貫通,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有助鞏固所學。

同學於課後到延展實境健康工作室運動。(觀塘功樂官立中學提供圖片)

延展實境健康工作室 運動融入校園

觀功引入智能健身設備,如可穿戴設備、健身應用程式和線上鍛煉平台,同學課後可到延展實境健康工作室,訂立目標,完成個人運動任務。葉老師表示同學之間分享運動心得,或組隊參與智能健身遊戲,讓運動成爲同學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走出校園,同學參與本校舉辦的日本大阪關西萬博交流團,以STEM健康人生課程為題,研習把科技運動融入生活,發掘健康生活的新方式。

同學參與STEM健康人生課程日本大阪關西萬博交流活動。(觀塘功樂官立中學提供圖片)

成長與展望

想到下一步計劃,嚴淑貞校長看著同學在籃球場上縱身跳躍的身影,她認爲要讓學生建立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學校需要發掘更多切合同學興趣及能力的課程,她期望學校能夠繼續跟隨科技發展的步伐,以創新思維為同學創造豐富多元的學習場地,享受豐盛的校園及學習生活。

嚴校長(黑衫者)鼓勵師生一起參與高疊盤攀爬課程。(觀塘功樂官立中學提供圖片)

(內容由觀塘功樂官立中學提供)

若學校有意於校園天地刊登文章,歡迎按此瀏覽投稿須知及提交稿件

另外,《香港01》推出中華文化學人計劃,如對計劃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education@hk01.com」(標題註明 『中華文化學人計劃查詢』),或WhatsApp / 電話(35828747)聯絡《香港01》代表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