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關節受傷該熱敷或冷敷? 傷後24小時內熱敷或加劇發炎

撰文:醫護隨筆
出版:更新:

運動常有機會傷及關節,有人受傷後會冷敷、有人認為熱敷好,但冷敷熱敷原來是有次序,搞錯了或會加劇發炎、出血情況。另外,關節受傷時,冷敷和熱敷的功效也有分別,且還要在適當時間才有助傷勢復原。
想了解更多,可參考由註冊中醫師鍾威講解受傷時的正確處理方法,以及傷後的護理貼士。
撰文:註冊中醫師鍾威

運動愛好者大都有受傷的經驗,由輕微碰撞導致淤青、紅腫,到關節變形脫位都有可能,但並不是所有情況都有急救員第一時間幫助療傷,事後也很多時要靠自己在家護理。對於受傷的基本處理,很多人認識不多,甚至冷敷和熱敷的時機、功效都分不清,隨時弄巧成拙。

不少運動都涉及身體碰撞,受傷在所難免,因此運動愛好者應掌握傷後護理的基本知識。(Hanson Lu/unsplash)

在運動時受傷,第一步應該先判斷自己的傷勢,一般可自行處理的,都是屬於輕傷。不過,我們要怎麼才能知道自己受傷的程度呢?

關節脫位、嚴重淤紫應就醫

要判斷傷勢,第一時間應看受傷的部位有沒變形、脫位,並觀察其紅腫程度及皮膚顏色,如果紅腫較甚或皮膚淤紫嚴重,甚或是患處有大面積傷口,就應該立即就醫。即使受傷當日疼痛不甚,第二日晨起腫痛嚴重,亦應前往求醫。

關節是其中一個運動最常傷到的地方,一旦傷勢嚴重、疼痛不止,最好能即時採取急救措施,緩和傷勢。有些人認為,剛受傷時對受傷部位進行按摩或用熱毛巾敷有助緩解疼痛,但這是錯誤的做法!

以下講解一下有關冷敷和熱敷的基本知識(按圖):

+6

受傷72小時內冷敷:減輕出血

看過運動比賽的人都會大概知道,如果有運動員關節受傷,應該立即停止劇烈運動,而急救人員則會第一時間在受傷部位進行冷敷,因冷敷可以促進血管的收縮,即時減輕出血症狀,緩解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和壓迫,同時能消腫

冷敷主要用於急性期,也就是剛受傷時期,一般指72小時內。冷敷時間應要持續15至20分鐘之間,最好可以每隔兩小時一次。

冷敷和熱敷的功能大有分別,熱敷應該用於受傷後一段時間之後。(Getty Images)

受傷24小時之後熱敷:減輕疼痛

熱敷主要用於減輕慢性疼痛、刺激血液迴圈,達至舒筋活血的功效;原理是熱敷會擴張血管,可以增加人體內組織的溫度和血流量,藉此吸引額外的養分進入疼痛區域,以增強新陳代謝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

一般情況來說,24小時內是禁止熱敷的,因為當熱量順著人體內流動的介質進入人體組織,在傷勢未穩定時,有機會刺激到傷患部位,加重出血、發炎等情況。

除了冷敷、熱敷外,關節受傷後的護理還有幾點可以注意:

1. 不要再運動關節,要讓受傷的關節部位得到靜養
2. 減少受傷關節的活動量,讓它在受傷狀態下不會承受太大的負擔
3. 把受傷的手或腳抬高,以促進靜脈回流,改善局部血液迴圈,緩解受傷部位腫脹症狀

註冊中醫師鍾威(撰稿人授權提供)

相關文章:【跑步】兩種膝關節受傷跑步最常見  簡易動作鍛煉肌肉可改善

跑步膝頭痛「元兇」(01製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