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過度攝取加工肉增罹癌風險!3飲食建議抗發炎護腦又護心
撰文:中天新聞網
出版:更新:
飲食習慣中過度攝取加工肉品和鹽分,可能大幅提升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
台灣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根據最新研究顯示,高頻率攝取加工肉品者,大腸癌風險可能上升高達73%。
大腸癌5大警號(按圖👇👇👇)
+11
相關文章:大腸癌|27歲放屁女1天20次證大腸癌!肚痛貧血5警號屁像臭蛋味?
根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發現,台灣成年人平均每日鹽分攝取量達9至10克,是建議值的2倍以上。更令人憂心的是,超過95%成年人的蔬果攝取量不足,已成為慢性病的溫床。
薛曉晶表示,2022年發表於《Nutrients》的研究證實,不良飲食習慣與多種重大疾病息息相關。實證研究顯示,每日攝取新鮮蔬果可使頭頸癌風險下降逾50%。
相關文章:【大腸癌】大便見血或已大腸癌後期!5大症狀忽然貧血易倦要就醫👇👇👇
+4
針對預防重大疾病,薛曉晶提出三項具體建議:「首先,每餐應加入一碗以上的深綠葉菜與1份新鮮水果;其次,選擇全穀類主食,取代精緻白米;最後,每周食用2至3次深海魚,補充Omega-3脂肪酸,達到抗發炎、護心腦的效果。」
2013年發表在《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指出,高膳食纖維攝取與較低的腦中風、糖尿病、慢性肺阻塞等風險顯著相關。薛曉晶強調,健康不是等出現問題才開始補救,而是透過日常飲食習慣逐步養成,透過正確的飲食選擇,可有效降低罹患相關疾病的風險。
相關文章:大腸癌|肥胖飲酒7種人屬高危險族群!留心6大症狀糞便帶血要就醫👇👇👇
+4
大腸癌|每日運動35分鐘降40%腸癌風險!腸道好菌3功效助腸道健康大腸癌|一天放屁20次內都屬正常?醫生揭腐肉味恐是大腸癌警號大腸癌|點解大便會黏馬桶?糞便細軟不成型3情況要小心腸道健康大腸癌|馬桶顏色為關鍵!6旬婦不知痾血便多時 確診已為末期大腸癌|如廁出血是痔瘡?長者現症狀拖近1個月就診驗出直腸瘜肉
延伸閱讀:
【本文獲「中天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