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肌肉60歲起流失速度變快 嚴重可影響走路 3招改善狀況

撰文:Hello醫師
出版:更新:

大家都知道骨質會隨着年紀逐漸流失,這也是為甚麼老人是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高風險族群的原因,若不慎跌倒就會造成骨折。但你知道肌肉也可能會隨着年齡流失嗎?肌肉大量減少後,可能會造成肌少症(Sarcopenia),雖然多半發生在老人身上,但近年來,因為經常久坐的生活習慣,肌少症似乎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了。以下介紹肌少症的原因、預防及居家的改善方法。
文:張雅惠 醫學審稿:台灣醫師賴建翰/Hello醫師

甚麼是肌少症?

其實肌肉本來就會隨着年齡增加而漸漸流失,根據研究,缺乏運動的人在30歲以後,每10年會減少高達3~8%的肌肉量,另外,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表示,大多數人的肌肉量通常在40歲左右開始下降,到了60~70歲時,肌肉流失得會更快。而當人體缺少肌肉時,不僅會影響體態,連我們的日常活動,如爬樓梯、抬東西,甚至只是平凡的走路,都會變得更困難。

早期的肌少症會感覺身體有點虛弱,提東西的感覺比較吃力,或是走路變慢,變得不想運動等;若想確認是否罹患肌少症,可尋求專業醫生診斷。

當大家了解到造成肌少症的原因,就記得避免做這些行為(按圖了解)

+6

造成肌少症的5種原因

1. 久坐不動

無論是長時間在辦公室坐着工作,或是在家沒事就喜歡坐着或躺着的人,都會增加罹患肌少症的風險。

2. 缺乏運動

很少或完全沒有運動的人,會隨着年齡增加,提高罹患肌少症的風險。

3. 營養不良

不論年齡,只要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就容易流失肌肉,尤其若是老年人營養不良時,肌肉量的下降速度會更快,且老人往往食慾差,食量小,因此更容易營養不良。

4. 吃太多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

如穀物或加工食品,吃下後都會分泌較多胃酸,恐怕會加快肌肉的流失速度,若又少吃蔬菜和水果,也可能會影響肌肉的維持。

5. 荷爾蒙變化

我們體內的荷爾蒙,會隨着年紀增加而改變,因此也可能導致肌肉量下降。通常睪固酮(Testosterone)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這2種荷爾蒙的水平,也會影響肌肉的生長和肌肉量。

相關文章:睇醫生秘訣|如何自述疼痛狀況?痛楚位置、時間4大方向描述清楚

+6

肌少症的居家預防和改善療法

肌少症的治療方法既不是靠藥物,也不是靠補充荷爾蒙,而是從生活習慣開始做起,下列是改善肌少症的3種居家療法:

1. 運動訓練肌肉

運動不只可以幫助反應更敏捷,也可以訓練身體的肌肉,有助於維持肌肉的質量和力量,因為若不常使用肌肉,它就會漸漸萎縮。力量訓練(Strength Training)或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不僅可以改善肌肉大小、力量,也可以增強骨頭、韌帶和肌腱,對整體健康都有益。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建議,老人應該每週最少2天訓練一次肌肉,包含所有的大肌肉群,如腿部、手臂、胸部、肩膀和背部等,可以的話,最好請教專業健身教練在旁指導。

2. 充分的熱量與蛋白質

熱量和蛋白質攝取不足的話,會導致體重減輕和肌肉量下降,所以為了預防肌少症,專家建議每餐攝取約25~30克的蛋白質。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如魚、大豆、堅果、藜麥等等,可以幫助建立和維持正常的肌肉量。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nternation osteoporesis foundation, IOF)的建議,每天每位成年人應攝取體重乘以1.0~1.2克(g)的蛋白質。

3. 吃營養補充品

如維他命D、Omega-3脂肪酸和肌酸(Creatine),都是幫助維持或生成肌肉的重要營養素。因為老人的牙口不好,食慾差,較需要靠補充品來幫助維持肌肉量,而Omega-3脂肪酸可靠吃魚油來補充,但若食慾佳或正常,也可以直接吃新鮮的魚肉或海鮮。另外肌酸也是個重要的營養素,它是一種小型蛋白質,通常由肝臟製造,補充肌酸可以幫助肌肉的生長。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族保健養生建議】

健康飲食|常感到疲倦、沮喪、憂鬱?關鍵在於身體缺乏維他命D

+3

Omicron|專家籲補充7大關鍵營養素 增強免疫力對抗變種病毒👇👇👇

+11

銀髮健康|身體隨年齡將現12種老化 參考世衛指引學怎健康老化

+20

銀髮健康|大腦40歲後將加速衰老 多吃五穀豆類10大食物助護腦

+17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延伸閱讀:

非老年人專利!「肌少症」上身、心臟病就敲門!強肌護心卡緊動起來

下肢腫脹小心深層靜脈血栓!靜脈血栓症狀與診斷一次搞懂

【本文獲「Hello醫師」授權轉載,原文:肌肉隨年齡流失!預防肌少症3招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