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課|孩子不肯說 父母更應開導 3原則助溝通減自殺、濫藥風險

撰文:健康醫療網
出版:更新:

編按:疫情回落,中、小學及幼稚園已紛紛復課,惟早前有港童於復課後選擇輕生,實在教人惋惜;欺凌個案亦有出現,令人關注。參考以下報道,並多留意及了解孩子身心狀態,可助他們脫離負面思想。

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連續20年攀升,15至24歲青少年自殺通報在2020年超過一萬人次,而受到欺凌影響的比例逐步上升。根據2022年1月發表於《學校健康期刊》的研究指出,遭受網絡欺凌(透過數位訊息或社群媒體)的青少年,從事更多的運動以及接受社會的支持,能幫助他們降低心理健康風險。

相關文章:復課|小孩不想上學 硬碰屬最後一招 即學7招誘導孩子開心出門

+20

運動中提升自我價值 從設定目標開始

台灣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運動」基本上可視為「紓壓」,因為運動過程中分泌的多巴胺等激素,會讓人產生愉悅的感受,因此運動也被稱為憂鬱解藥,不過,也應特別留意遭受欺凌的青少年,避免在團體運動中遭遇到另一種可能的欺凌。

若想幫助青少年從運動中提升自我價值,可從建立基本運動能力着手,設定簡單的「自我挑戰目標」,如:快走三圈操場、完成三公里跑步,或是一分鐘完成20次仰臥起坐等,運動目標若設定太高無法達成、或勉強完成後,恐削弱未來的運動動機。

遭網絡欺凌青少年不敢說 恐增藥物濫用、自殺風險

台灣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經歷網絡欺凌的青少年可能會因為覺得丟臉、怕被責罵,或是擔心父母限制自己使用手機、上網而不敢開口求助,而陷入低自尊、焦慮、憂鬱等情緒,提高了藥物濫用及自殺的風險,建議父母除了與孩子建立與保持良好的溝通互動外,要能「察覺」、「接受」與「陪伴」:當孩子遭受網絡欺凌,能及時察覺給予適時的協助支援;接受孩子的情緒狀況,不急着生氣、責罵或下指令;陪伴孩子面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和自己站在一起,建立對父母的信任感。

相關文章﹕4.19復課│被欺凌子女面對壓力 正向教育專家給家長6個建議

+2

孩子陷負面思考 父母可以這樣做

當孩子出現低自尊、憂鬱、失去自我價值等負面思考及言語,戴怡君說,師長和父母陪伴他們的過程中,可向孩子提醒強調「二不一要」幫助孩子跳脫負向情緒:第一「不要責怪自己」,告訴孩子這不是自己的錯,無論欺凌者說甚麼或做甚麼,都不該對自己感到羞恥,再者「不要沉溺負面情境」,應該要聚焦當下的感覺與生活,嘗試轉移注意力,相信自己的獨特,提醒自己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正在發生。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