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改變破格經營  「多舖少人」化解「僧多粥少」|汪敦敬

時代改變破格經營  「多舖少人」化解「僧多粥少」|汪敦敬
撰文:汪敦敬
出版:更新:

上星期,祥益地產在網上出了一個名為「代理行開舖策略大不同」的招聘貼文後,即時成為行內熱談,令很多人也關心地產代理行如何為前線Sales分配資源,為了回應市場進一步的好奇查詢、質疑甚至抹黑,筆者撰文回應。

有關祥益地產的拆賬熱談源於「人人有單開」的實力,我們是如何做得到?這與祥益的分配資源制度又有什麼關係?

的確,行業的競爭環境是險峻的,全港持牌代理人數約3.85萬人(截至2024年11月底),今年頭10個月平均每月住宅成交約4270單,就算不用持牌人數去計,以某大集團(包括其附屬公司)為例,代理人數約7千,就算其集團可獨攬市場,或者遇上旺市,其實也不可能做到人人有單開,這反映行來人海舖海戰術的副作用巨大!

(歐嘉樂攝)
(歐嘉樂攝)

祥益地產作為一間中型的地區性代理行,我們是不主張採用大行的「人海戰術」,最重要的是僧多粥少是保障不到員工的飯碗。我們早在2012年開始實施「祥益無白果」政策,實踐之後我們亦不斷將開單率提高,由最初追求人人有單開至現在人均每月開單4宗以上,市場最初對此是質疑的,但事實終歸是能夠得到印證,於是開始有人關心我們究竟用甚麼方法令到同事在不用OT情形之下也開到多單!

顯而易見,我們的策略是以「多舖少人」的概念去逆轉行業「僧多粥少」的現實困境,可能上星期我們在網上的招聘貼文使用圖畫設計得簡單易明,同時亦有很多人在網上討論,質疑個別大行人海舖海的策略令到太多地產代理長期容易「食白果」及收入不穩定,筆者覺得行內是值得就企業分配利益予員工的方式作出討論。

當然,市場上有很多人開始想了解多些我們的計算方式,其中有傳言祥益的管理層是除了有Override之餘,亦可以跑Sales Bar,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制度上要避免管理層和Sales有利益衝突!這其實不難,只要主管純粹參與發展旗下Sales開發不到的板塊,例如高價樓、樓花等等有進步空間的板塊,好的制度讓主管可以身先士卒,而他們身先士卒下得到更好的報酬,就是可拆Sales Bar,筆者認為老闆要人盡其才,亦要有樂意讓員工賺得最多的心!

地產代理監管局公布,2017年上半年接到184宗投訴,按年減少26%。(資料圖片)

說回Sales,當每個人簽到4單的時候,自然簽到一二手成交,很多同業都是一二手成交分開兩個拆賬數字去計算,這對員工不公道,而祥益是任何數都以同一條Bar去累積,所以我們的代理很多時拆賬率高達30%至40%,這些細節可以令員工收入比行家高出以倍數計!

至於有人說了很多說話質疑或者抹黑我們,筆者都可以合適回應一點,例如對我的投資、有沒有移民或者是否怕老婆都作出揶揄及取笑,但問題我想說我們不應該被這些話題帶開了討論Sales所得的利潤,而最主要這些與經營一間公司是沒有關係的。

(江智騫攝)

亦有抹黑說我們出不到糧,更令人啼笑皆非,因為祥益同事收入穩定其實有目共睹,不是筆者個人能吹噓的,在市場上有很多印證之下,我們同事真的有收入及有開單,同時收入豐厚,有人傳我們公司有很多代理離開,事實上人事流動當然存在,更加重要的是我們的流失率其實是全行公認最低的,每月流失率幾乎在3至5%或以下,甚至大部份月份是零流失率,這是從未改變的。祥益是一群人團結在一起工作的公司,在香港現在這個社會怎能存在一些過份洗腦、過份規限的企業呢?

筆者呼籲同業集中討論行內的員工分配利益方面,因為這才真正是行業共同的利益,亦令到行業走向健康的基礎!

【財經專欄】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