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茵莊園變「蟹茵莊園」狂撻訂41伙 發展商債務危機隨時爆|燈神

海茵莊園變「蟹茵莊園」狂撻訂41伙 發展商債務危機隨時爆|燈神
撰文:燈神
出版:更新:

近期市場交投氣氛有好轉,CCL樓價都升返少少,不過相信對於幾年前摸頂入市的一眾業主嚟講,其實都係無補於事,導致新盤撻訂潮越演越烈。上個禮拜錦上路入伙新盤柏瓏,撻訂超過110伙引起市場關注,點知過咗一個星期後,九建 (0034) 旗下、開放式戶、一房戶佔比高達94%的將軍澳海茵莊園,隨即接力撻訂,兩日内勁撻41伙,涉及成交金額超過2.3億!

燈神睇返資料,將軍澳海茵莊園最新連環錄得41伙撻訂,呢批單位有接近一半,都在項目2021年10月首輪銷售嘅時候沽出,成交價由413.7萬至855.5萬元不等,大部分買家當時都採用建築期付款計劃入市。

不過呢批單位最新分別喺7月2日及7月4日呢兩日終止買賣合約,估計賣家已經棄購,遭發展商殺訂5%至15%不等,最終殺訂金額高達至少2,087萬元。

將軍澳海茵莊園。

5年前首輪即日沽351伙、佔約8成

燈神又要想當年,當時海茵莊園銷售情況相當搶手。海茵莊園在2020年10月進行首輪銷售,首批開賣438伙單位,折實售價由388.8萬至920.2萬元,折實呎價18,972至24,315元。

開放式納米樓最受歡迎、即日售罄

燈神記得個時仲有疫情,賣樓當日朝早10點已經開始有準買家陸續抵達售樓處報到,個個都戴上口罩在等候區排隊。由於等候人數眾多,發展商亦有設置指示牌,要求準買家登記健康申報表同保持1.5米社交距離。

最終項目即日賣出351伙,佔首輪出售單位約八成,當中開放式戶型全部售罄,可見銷情真係唔錯㗎。

+3

發展商減價3%至11%重售

當年個個爭住買,結果去到宜家集體撻訂,我諗大家都知咩原因㗎啦。發展商喺撻訂之後都隨即修改價單價錢,重新將部分單位推出重售,不過出奇嘅係單位減價嘅幅度其實唔多,平均減價3%至11%。

成交記錄冊顯示,目前已經有部分撻訂單位成功減價賣出。以其中第2座7樓C6室為例,單位實用面積280平方呎,一房間隔。單位原本喺2021年售出時的成交價係648.2萬元,最新喺今個月7號重售後嘅成交價就下跌到577萬元,呎價20,607元,即撻訂後帳面減價咗71.2萬或11%。

以其中第2座7樓C6室為例,實用面積280平方呎,一房間隔。2021年成交價648.2萬元,其後撻訶2025年最新成交價下跌至577萬元,即撻訂後帳面跌價71.2萬或11%。

二手同類成交樓價相差超過3成

就咁睇單位兩次成交價就唔係爭好遠,不過成個樓市近年回落咗接近3成,有咩可能剩係跌咁少?如果睇返海茵莊園近期嘅二手成交,會見到位處第2座8樓C6室,即係頭先例子單位嘅正上一層,喺今年6月嘅時候以395萬易手,呎價約14,057元,業主更要大幅蝕38%。

即兩個同類單位嘅一手同二手造價足足相差咗182萬或32%,而且單位仲要低人地一層。睇嚟今次買咗呢個撻訂單位嘅買家,如果想即刻二手賣返出去,應該都要蝕唔少離場。

海茵莊園第2座8樓C6室,6月份成交價僅395萬元,勁蝕38%。(美聯二手成交記錄)

西餅客去年大手連購25伙、半年後帳蝕14%散貨

唔係燈神想望人蝕錢呀,而係之前已經有個「人版」喺度。海茵莊園喺舊年10月嘅時候曾有一位内地「西餅客」大手買入25伙一房單位,當時總投資額達1.3億。不過去到今年5月「西餅客」突然放售返其中17伙單位,合共叫價8,005萬元;較舊年買入價9,329萬足足低咗1,324萬元或14%,更有個別單位帳面輸近兩成離場。

海茵莊園喺舊年10月嘅時候曾有一位内地「西餅客」大手買入25伙一房單位,當時總投資額達1.3億。

屋苑被外界戲稱蟹茵莊園

連投資客持貨短短半年都要咁心急蝕住走,難怪坊間笑稱呢個盤叫「蟹茵莊園」。除左樓價因素外,當然都有其他原因啦。項目嘅設計主打一個「迷你」,第1座大樓開則好似「井字形」公屋設計,一層合共16伙。而第2座則採L型設計,一層成32伙咁多,每層設3部升降機,即平均每10戶享一部升降機,密度極高。拍得住同樣出自九建手筆,開則一梯36伙嘅「劏房之城」紅磡環海‧東岸。

紅磡環海‧東岸開則一梯36伙,被外界稱爲「劏房之城」

單位主打納米則、空間狹窄

單位方面主打細戶型,開放式戶同一房戶合共提供1,463伙,佔全盤單位高達94%。全盤最細單位實用面積只有183平方呎,連19平方呎平台,細絕成個日出康城。而標準戶最細面積得203平方呎,為開放式間隔。睇返示範單位啲相,單位只能夠做一個閣樓設計,先勉強間到一個睡房空間,居住環境非常狹窄。

+3

70呎睡房「垂直空間」 上層變身襌修、茶室空間

而另一個實用面積287平方呎的一房示範單位,設計非常有趣,設計師為逾70平方呎的睡房採用「垂直空間」,下層用作寐室,上層則成為住客襌修或茶室的空間。

九龍建業負債比率高峰達125.3%、近年僅輕微回落

買家方面固然係蝕到入肉,但其實另一邊廂發展商都唔好過㗎。呢幾年樓市疲弱,發展商持有一大堆貨尾賣唔去,而貸款息口又長期高企,所以唔少發展商都開始面臨債務危機。

資料顯示,九龍建業(0034)喺2022年嘅時候曾錄得負債比率125.29%嘅高峰,成為當時港資發展商中排名第二負債高嘅發展商,反映集團嘅財務風險其實幾大。

當時集團曾表示,隨住推售將軍澳海茵莊園餘下單位,以及內地江灣城(無錫)嘅預售,預料資本負債比率將於未來得以逐步改善。而今年九建最新一季嘅財報顯示負債比率已降低至116.96%,的確較高位回落返6.6個百分點,不過仍然屬於較高的負債水平。

九龍建業(0034)在2022年曾錄得負債比率125.29%的高峰水平,成為當時港資發展商中排名第二負債高的發展商。(HK01 2023年統計資料)
九龍建業資本負債比率連續3年超過100%。而在2023年時曾錄得負債比率125.29%的高峰水平。(九龍建業2024年年報資料)

九建連環撻訂損失2.3億收入

點知今個月海茵莊園突然撻訂咗41伙單位,涉及2.3億元,即係代表呢批2.3億嘅銷售收入已經收唔到,雖然話就話殺訂收返2,300萬元,但同咁多債務比起上嚟只係杯水車薪,連利息都未必夠找,可能令債務問題加劇。

佳明、英皇國際近期宣佈債務違約

值得留意嘅係,根據2023年時候嘅統計,當時排第一位嘅發展商就係佳明集團(1271),結果經過短短兩年時間,佳明咁啱就喺上個禮拜宣佈咗未能繳付大約48億元嘅債務,即係已經債務違約,財政狀況似乎岌岌可危。另外,英皇國際(0163)亦喺6月底公布全年業績時,指出有166億嘅銀行貸款已逾期,有隨時被銀行「Call Loan」嘅風險,引起市場風波。

如果未來海茵莊園嘅銷情繼續停滯,或者再錄得大規模撻訂,唔知排第二嘅九建係咪都會緊接佳明同英皇,迎來財政爆煲嘅危機呢?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