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李家超:市民對生活環境滿意 是政府施政重要一環

撰文:文睿 陳葆琳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7日)舉行第二場施政報告的地區諮詢會,他總結一連兩星期聽取市民的意見後,表示大多數市民關注與民生相關的議題,例如樓契條款、升降機維修、天橋數量、停車場不足等。
李家超表示,感受到市民對香港的熱愛,特別感謝市民就「貼地」、「實際」的民生表達不同意見:「市民關注民生問題係好合理,因為我哋每日都係自己嘅地區生活,對生活環境滿意係我哋施政重點、最緊要嘅一環」。他認為市民的意見與去年《施政報告》的政策方針類近,而今年政府將會「做得更深、更廣」,為求創造商機,「對外固本培元,對內開拓新空間」。
另外,李家超主動談及黃大仙民政專員黃智華歡送晚會風波,表示各方面已汲取教訓,政府司局長今後出席團體主辦活動時會協調代表的人數。

+5

總結兩場施政報告諮詢會 讚市民建議夠「貼地」

李家超總結今日的諮詢會活動時表示,他指市民的意見讓政府可更好制定政府優次和資源的運用。他留意到市民多關注民生問題,認為市民關注民生問題相當合理,「因為我哋每日都係自己嘅地區生活,對生活環境滿意係我哋施政重點、最緊要嘅一環」,認為如何便利市民的地區生活是「貼地」的地區問題,更需要地區人士的意見。

他指充感受到市民提出意見都是為了令到香港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方面的資源用得更好,他認為市民的意見和地區問題與政府研究報告的結果重點類似,又指相信市民都認同去年《施政報告》的方針大家,期望在新一份《施政報告》可將現有問題更深、更廣地解決。他期望今年香港可以繼續創造商機,開拓新天地,對外固本培元,對內開拓新空間。

青年發展方面,李家超表示港府已制定「青年發展藍圖」,未來會加強生涯規劃工作,令到青年有更多發展機會,其中「首置」計劃亦減輕了青年「上樓」的壓力。

輸入外勞方面,李家超重申自己十分重視本地勞工權益,強調必以保障本地勞工為優先,不過他直言現時要先解決「當前」的問題,即勞工短缺,同時培養本地人才轉型,達至「長遠」效益。

+4

▼重溫李家超會見傳媒重點內容▼

【13:08】日本排放核污水方面,李家超重申十分關注此舉對海洋、食物安全的即時影響,以及對市民健康的長遠影響,所以港府即時禁止日本十個來源地的海產品,而其餘來源地的海產亦會加強檢測。他又指與反應堆直接接觸過的核廢水影響更大,相信世界上有一個零出錯的做法,系統、人為等的計劃,一個不能排除會否出錯的計劃固然要多加關注,要保障市民健康。

【12:58】就搞活夜間活動方面,李家超表示,財政司正副司長正努力工作,促他們凝聚業界意見,解放新思維,有關工作不是單一次,會不停的做及分階段進行,爭取在中秋前後展開,並由國慶假期跨超新年。

他又指,雖然短期內仍有勞工短缺的問題,但他相信業界會有創新想法,而港人每當遇上問題,都可以面對挑戰和限制,齊心參與其中,共同互相解決問題,直言對搞活香港的夜間經濟有信心。

【12:45】就本港股票市場流動性,李家超責成財政司司長成立小組,專責研究股票市場流動性,本周會公布小組成員及工作準備,將會盡快展開工作並向行政長官匯報。

【12:33】諮詢會在中午12時左右結束後,行政長官李家超會見傳媒總結後,主動提及黃大仙民政專員黃智華聯歡晚會非議事件,指今次地區人士組織歡送宴的安排,本意良好,但明白在規模方面令人產生負面觀感,而黃智華亦已致歉。

政府要求地區人士表現專業、做實事,做領導角色應有的工作,,而地區領導者與地區人士接觸是工作上在所難免,認為認識和接觸不會帶來利益衝突,重要的是處理事情時是否公平、合理。

李家超續指,要做好地區治理工作必需加強與地區溝通,故不應因為是次事件而不與地區組織接觸,強調只需要吸取教訓、保持正面形象即可,不可因單一事件而抹剎所有與地區建立關係的工作。

他表示,市民對官員表現的肯定,李家超認為可以寫信、電郵或向對方「拍拍膊頭」都已很好。

李家超又提到,以往不少團隊舉辦活動時會邀請多位司、局長出席,而官員出席是為了與社區組織加強聯繫以及表達對港府施政的謝意,他形容為「Happy Burden」(快樂的負擔)。他表示,以往官員會做好分工,出席活動上互補及互相配合,亦希望活動團體不要著眼於出席活動的官員人數多少。他指期望成立一個彈性系統,讓官員間可分工,確保政府有適當的參與。

▼重溫施政報告第二場諮詢會重點內容▼

【11:59】李家超總結今日的諮詢會活動,他指市民的意見讓政府可更好考慮資源調配,有效令到政策制定優次。他留意到市民多關注「貼地」、「實際」的民生問題,另外市民亦熱心提出共建關愛共融的政策、鼓勵生育政策和相關配套政策等,他強調港府會一一考慮各位市民的意見。他又指,經濟發展對各行各業都十分重要。總括來說,他認為市民對去年《施政報告》的工作內容,而今年政府將會就市民需求「做深、做廣」,令到香港可固本培元。

【11:55】到第四組小組討論為「為民生」組,關注扶貧、環境等問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總結市民意見,指市民關注大灣區安老、東涌發展、夜經濟、將軍澳隧道使用方面。

將軍澳法團主席葉先生關注將軍澳食肆附近的停車場不足。陳小姐關注基層支援。

社福界同工提到幼兒照顧方面,他指香港育嬰院服務供不應求,期望政府在推動生育時,相關配套亦要同時加強發展,如社區保姆等,不過他指現時社區保姆主要以義工形式招募,認為誘因不足。

【11:50】李家超留意到市民關心民生問題,他指「職住」平衡方面,在發展人工島和北部都會區時會特別注意,期望減少市民跨區工作。另外,在土地釋放價值方面,李家超表示會研究協同效應,令到樓宇間的經濟效應更大。

【11:45】沙田區創科業界吳先生建議政府建立平台、部分,讓初創企業可更輕易處理稅務。

葵青區蕭先生關注地區景點方面,他提到葵青區觀景台的地契所限,令到該景點無廁所、售賣點等,難以吸引市民到訪。他又關注樓宇地契、管理費、樓宇維修等問題。

元朗區從事青年工作的李先生關注青年問題,他期望增加元朗區朗工作機會,令青年可在元朗區發展。他又提到元朗區的交通問題,增加天橋、升降機等基建,便利市民出行。

【11:37】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匯報另一組討論重點,市民關注金融創科、北部都會區作為創科基地的意見、中醫藥、百分百擔保貸款、取消強積金對沖和培育本地人才等。

【11:30】李家超表示,今年已修定五至六條法例以加快建屋速度,十分認同私人發展商有優勢,指港府會與私人發展商加強合作;產業化方面,李家超表示會認真考慮鬆綁提供更加多場地供表演者使用。

【11:25】另一個小組討論「拼經濟」方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總結早前討論到輸入外勞、青年在屋邨創業方面的議題。

一名先生關注公屋輪候時間,他指現時私人工程「搶工期」,可在四年內完成興建,認為政府可參考私人工程做法,再加快公營房屋的建屋。

從事文化藝術工作的先生表示,文化藝術應產業化發展,令到從業員可自力更生,指香港現時缺乏場地,建議可發展地區藝術發展,指地區有學校禮堂,吸引居民觀看。

食品界葉先生關注本地夜市經濟發展,他認為問題所在時本地勞工不足,人力不足時,薪金便會拉高,令到攤檔產品的定價比店舖更高,建議政府針對夜間請人的公司提供資助,再要求申請資助的企業向市民提供優惠;另外,他又建議政府推動彈性上班時間,讓在學青年、婦女投入勞動市場;他亦關注到提高生育率方面的支援。

【11:20】李家超提到,「首置」照顧了青年置業的需求,他指市民的發言讓他更了解到香港的定位,除是與國家聯繫外,更是一個國際城市,認為與外國交流也是十分重要。

【11:16】第二輪諮詢為小組討論,李家超首先到教育、醫療小組進行討論。

從事青年工作的鍾先生讚揚青年宿舍的工作,他建議「樂建居」方面亦定青年購屋比例,讓更多青年可買到樓。另外,他又關注生育率方面,建議推出兒童醫療劵和加強托兒服務。

鄉事委員會蘇先生建議政府推出跨境創業資金,讓青年認識國家和有機會發展。另外,他建議推出吸引人才回流的措施,提供高薪酬及長期發展的機會。

來自離島的市民建議政府與院校合作,提供更多金融方面調解學科。

北區學校校長建議政府牽線,讓內地的中小學都多來港,增加兩地學校交流的機會,她又建議除多讓學生到內地外,亦可加強到東盟考察。

升讀中六學生提到公民學科的部分考察時間過短,她又建議重啟專題研集,讓學生可深入學習,將兩地體驗融入報告中,她又建議推出廣資助,讓受精神困擾的學生可得到協助。

【11:07】第二部分是分組討論,李家超到訪專題討論市民的意見。

【10:59】李家超重申,本地勞動力必定是優先,輸入人才和勞動力都是短期措施,強調輸入勞動的配額是「打個折」的需求。他表示,期望再聽多點不同意見,令到《施政報告》政策優次定得更好。

【10:55】退休校長朱先生關注國家安全教育,建議除政府推動外,亦可善用關愛隊的地區資源,在社區內推廣國安知識。

曾先生關注中學生的生涯規劃,建議政府加強在中學階段讓學生了社會多點,他又關涯釋放婦女勞動力方面,建議政府鼓勵業界釋放五至六小時的工種讓婦女投入職場。

創業者吳先生提到,香港現時對創業的支援不足,舉例指開銀行戶口都要「過五關斬六將」,期望政府可關注這方面的需求。

土木工師師何先生關注人才方面,他指近年本地工程師人才嚴程流失,期望政府可加強工作,令青年願意留港,感受到香港是的家。他又提到股市方面,指在港集資的企業十分少,認為股市、樓市對市民消費意欲有相對的財富效應影響。

【10:48】李家超回應家庭釋放勞動力問題,表示冀能提出措施使婦女能多參與職業工作;青年方面政府制定青年藍圖,當中強調讓青年有更好的多涯規劃,令到每個本地人士都有可發展的機會。而輸入外勞方面,李家超指這是「當前」和「長遠」的問題,指現時各業界「當前」都指不夠勞工,故必須要立即處理,而培養人才則是「長遠」工作。

【10:45】第二節諮詢環境為教育、社福等。

大埔區羅先生建議政府增加青年「邊學邊做邊賺錢」的機會,讓他們可提早吸納經驗。

少數族裔青年表示,不少少數族裔深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所以他們努力考入大學,但有不少少數族裔青年畢業後寧願選擇地盤等高薪工作,而非自己的學科工作,詢問政府有何方法協助?

創業者提到,青年因現金流難以全身心投入創業,他又提到產學研方面,青年或難以撰寫完整規劃書,令到他們申請資金時出現困難。

曾先生關注照顧者福利,期望政府可鼓勵企業推出配套配合照顧者,除此之外,他們期望港府可推動更好的關愛環境氣氛。

陳先生關注人口政策,他提香港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方,認為香港生育成本極高,建議推出更積極的對策,如社區保姆,令到更多婦女願意生育同時可釋放勞動力。

從事航空業的市民關注「搶人才」計劃,他指少人進入航空業的原因是其薪金、交通津貼、輪更津貼等不足,期望政府可循這方面考慮,加強留人才。

【10:28】李家超回應,感受到大家十分重視人才、人力供應,特別是挽留人才,另外都聽到市民關注科發展的利弊。至於夜經濟方面,李家超直言,政府「搞緊」。

【10:25】屋宇發展會主席葉先生關注升降機的安全問題,期望政府可以鼓勵法團善用資助,定期維修升降機,又期望政府可加快培養維修人員。

大埔商人蔡先生建議港府再派五千元消費劵、投資股示或樓市等形式移民,吸引遊客方面,他建議各區都要增加特色景點,其中他建議在大埔興建回歸紀念館。

西貢殘疾人士蘇先生表示,現時殘疾人士就業率低,期望政府可推出殘疾人士外出器材實報實銷,便利他們外出工作,釋放勞動力。

劉先生提到數字經濟方面的發展,他認為發展時會同時出現網絡犯罪問題,期望政府可增撥資源,堵塞漏洞,令到經濟損失減少,。

將軍澳地區人士陳先生關於夜市經濟發展,他提到東海岸海園、沙田城門河畔等位置十分適合擺賣攤檔,讓市民飯後可在社區裡走走,將夜市融入社區。另外,他關注救生員不足的問題,建議將其納入輸入外勞計劃中。最後,他關注土地供應比例,指私樓土地比例較低,擔心會影響日後私樓樓價急升。

來自屯門從事傳媒工作的馮先生關注本地創科專才計劃,他指專才來港後難以組班找人合作創科,建議政府提供平台,協助專才找班底、學徒,同時又可以培養到本地人才,「研究理念、方法都可以留到喺香港」。

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蘇小姐關注本地留人才、育人才措施,建議政府設立資金鼓勵人才留港特定時間,提供誘因留港;增設特定學科的獎學金,獲獎人需承諾留港發展。

【10:15】發言市民關注近期石屎剝落情況、有市民提及刺激內部消費、殘疾人士關注就業問題、網絡安全等

【10:07】行政長官李家超就施政報告舉行第二場地區諮詢會,率領三司長、三副長司長與一眾局長今日(27日)到沙田官立中學進行2023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李家超表示,感謝市民出席兩小時的諮詢會,提供意見對他制定《施政報告》優次十分重要,指過去感受到市民普通支持他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的方針和政策,期望下一份可以做到更深、更廣。
整個政府團隊22人到場與市民面對面交流溝通,官員會少講多聽。

▼首場地區諮詢會在筲箕灣愛秩序灣官立小學舉行▼

+2

去年的《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全部出席者均是獲邀請的建制派地區人士,沒有邀請民主派背景的區議員及地區人士參與。當時其中一場在荃灣官立中學舉行,但民主派的荃灣區議會主席陳琬琛未有獲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