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定律】食物跌在地5秒內仍可食用?唔怕染菌有原因!

【5秒定律】食物跌在地5秒內仍可食用?唔怕染菌有原因!
撰文:林奐希
出版:更新:

「三秒定律」、「五秒定律」、「七秒定律」......網上流傳為數不少的定律,表示只要在某時間之內把跌了在地上的食物拾起,食物還是安全可食用的。但人言人殊,有時跌了食物在地上,我都不禁猶豫——到底還可不可以食呢?到底哪一個定律才可信?

原來這些定律都是對的,可以應用在不同的食物上,只不過是不同的食物有不同適合的定律。

美國羅格斯大學就曾經進行過一項實驗測試細菌污染食物的速度,發現在一些食物種類之中,有一些食物少於一秒便會沾染到細菌。

跌了食物在地上,幾多秒之內不用做大嘥鬼?(gettyimages)
跌了食物在地上,幾多秒之內不用做大嘥鬼?(gettyimages)
五秒定律其實是過於簡化的,細菌可以即時污染食物。
Donald Schaffner, microbiologist and professor , Rutgers University

在這個實驗當中,研究人員用細菌污染了四個不同的表面,包括不銹鋼、瓷磚、木及地毯,然後讓西瓜、麵包、牛油及橡皮糖在這些表面分別停留少於1秒、5秒、30秒和5分鐘。

研究結果發現,隨著食物停留時間延長,更多的細菌會轉移到食物上。

按圖看實驗結果和原因:

西瓜是有最多細菌的,而橡皮糖有最少,研究人員認為這和食物的水分有關。(gettyimages)

資料來源:LiveScience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