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攝取過多熱量 比吃太甜更易得病 2類食品常見但應少吃

撰文:中天新聞網
出版:更新:

糖尿病是台灣人位居十大死因之ㄧ,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然而糖尿病只因為吃太甜?營養師指出,台灣有90%是第二型糖尿病,可以說是一種自己吃出來的疾病,但其實主要原因是「攝取過多熱量」,導致肥胖,因此除了甜食之外,高脂食物、精緻澱粉也是背後最大元兇。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21年糖尿病診療標準指出,肥胖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此類型的患者超過8成有肥胖情形。對此,台灣的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表示,不僅吃的甜會使血糖過高,最常見的高脂食物、精緻澱粉等其實才是容易被忽視的關鍵。

相關文章:銀髮飲食|控制血糖減糖尿及併發風險 牛油果合桃10種食物宜多吃

+23

根據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定義,有3種狀況都屬於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值:空腹血糖值是檢測8小時未進食的血糖值,指數介於100~125mg/dL就屬於糖尿病前期。
.糖化血色素(HbA1c,A1C):可反映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狀,指數介於7~6.4%就屬於糖尿病前期。
.口服葡萄耐受試驗:口服75克葡萄糖溶液並在2小時檢查,可檢視了解身體對糖分的代謝能力。指數介於140~199mg/dL就屬於糖尿病前期。

台灣的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也指出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轉的,研究證實,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作好體重管理、腰圍控制以及定期健康檢查,可以降低五成以上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潘富子指出,近年來糖尿病盛行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輕化趨勢。主因來自飲食不均衡、多吃少動、偏好甜食和精緻化飲食等影響。尤其是現在隨手可得的「手搖飲料」,攝取過多的糖分在體內形成大量的熱量,除了容易發胖,也使得內臟脂肪堆積導致胰島素產生阻抗性,需要更多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此時若本身體質就有胰島素分泌障礙,胰島素分泌不夠,更容易引發糖尿病。

潘富子說明,攝取糖類食物後,經過消化分解會產生葡萄糖,胰臟就會受到刺激便分泌胰島素使葡萄糖進入細胞,再轉換成能量提供身體進行各種活動,但當攝取的熱量過多,消耗不完的熱量,活動的消耗又太少而導致肥胖的狀態,就會使體內胰島素代謝出問題。

胰島素代謝一旦出問題,就無法有效的將葡萄糖帶入細胞,大量的葡萄糖存在血液中,使血糖超出正常值,代謝不了的糖份也跟尿液排出,於是形成了糖尿病,但糖尿只是糖尿病的一種症狀表現,所以預防糖尿病最重要的關鍵是「控制血糖」。想控制血糖,就要先從飲食下手。潘富子表示,攝取不同的食物會影響血糖上升速度和上升幅度,也就是所謂的升糖指數(GI),越精緻的食物,GI值越高,最常見的精緻澱粉吃下肚,就會產生大量的糖,以台灣人早餐常吃的的麵包、多士以及日常三餐最常被拿來當作主食的白米飯,就屬於精緻澱粉。

潘富子表示,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想從飲食控制血糖,其實也有一套簡單的公式,就是盡量選擇吃低GI食物(如全穀類、蘋果、芭樂、蔬菜等)且不過量、把握三少一高(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飲食原則,可協助控制血糖穩定及維持健康。

潘富子提醒,肥胖會導致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建議過重及肥胖的糖尿病人應適度減輕體重,健康標準體態除了BMI值需控制在≦24;腰腹圍也是重要的指標男性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 cm(31吋)。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糖尿病|跟足指引飲食 覆診仍不合格?5類人或應改變驗血糖方法

+11

健康飲食|慢性發炎、早衰全因吃糖過量?糖化反應對身體6大危害

+9

延伸閱讀:

老翁骨折手術麻醉醒後猛掙扎 醫注射鎮定劑竟釀「腦病變」昏迷不醒

【本文獲「中天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