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袋上機限制4月7生效|行動電源上限看Wh非mAh、做漏1步恐被沒收
尿袋上機限制4.7生效|行動電源限制不看mAh、帶出國僅得1個方法|民航處即日(4月7日)起對攜帶尿袋/行動電源登上航機實施新例!即睇2025年最新版本尿袋上機限制2025最新版!
年初韓國釜山航空、3月香港航空,連續2宗航機因行動電源(俗稱尿袋)爆炸導致行李艙起火事件,觸發全球航空公司收緊攜帶行動電源上機的限制,香港民航處正式立例,由2025年4月7日起,乘客不得在航班上使用外置充電器,為其他便攜式電子裝置充電,和/或在航機上為外置充電器充電;以及不得把外置充電器放置於行李架上。其實就算民航處未立例,全球多家航空公司已經定下了相近的「尿袋上機限制」,馬上為你整理、安心出行帶尿袋去旅行。
尿袋上機限制6大注意
✈️ 01. 任何行動電源、相機鋰電、充電池均必須隨乘客的手提行李登機。所以去達機場航空公司櫃位check in 及寄放行李時,必須肯定所有寄艙行李內,沒有任何行動電源(尿袋)、或相機及其他產品使用的可拆式充電池。
另特別提醒各位,近年頗流行的電動行李箱,一樣需要先拆走電池手提上機,不可寄艙!
✈️ 02.可帶幾多個尿袋登機?
A.電量上限:可手提登機的「尿袋」電量上限要看電池標示的「瓦時」Wh數值大小,而不是平時買尿袋時會留意的mAh值。按照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規定,大部份航空公司限制乘客不可攜帶 160 瓦時(Watt hour、Wh)以上的大型鋰電池上機;個別航空公司更要求帶同容量介於100Wh至160Wh間電池的乘客,需先向航空公司報備方能登機。
B.電池數量:不同航空公司容許帶上機的「尿袋」數量均有不同限制,可參考文末的連結。
雖然你可以用算式去計出Wh量,但建議帶同「直接標明Wh數值的行動電源」上機,否則仍然有可能被海關沒收。
網上有條算式可以自行將mAh轉化為Wh:
瓦時(Wh) = 充電池工作電壓(V) 乘 毫安時(mAh) 再除 1000
✈️ 03.有部份航空公司為免有乘客偷偷使用行動電源(特別是飛韓國的航班),要求登機前用膠紙將所有充電線駁口密封。
✈️ 04. 行動電源/電池在航程中不可放在客位上方的行李架,必須放在收於前方座椅下的隨身物品中。提提你,如果你被安排座於緊急逃生出口位置的座位,由於前方座位下不能放行李,此時應向機組人員查詢,多數會要你放在衫袋/褲袋內。
✈️ 05.在登機後任何時間、任何情況均不可使用「外置充電器」為其他便攜式電子裝置充電,和/或在航機上為「外置充電器」充電。
✈️ 06.別以為自己很聰明,以為:「密封充電口?我用Magsafe無線充電你耐我何?」無論是有線/無線充電亦屬違規。
10大港人常用航空公司限制一覽
更詳細/更updated限制,請參考以下航空公司網頁連結:
以上資料卡僅供參考,近日各航空公司有可能再修例,點擊以下連結直接到航空公司網頁查詢資料更佳:
其他常見跟機數碼電器產品登機限制:
手機/手提電腦/平板電腦|這類產品之電池難以拆除,只要關閉電源也能放入行李箱寄艙。不過寄艙撞爛就未必有得claim保險。
充電式可發熱裝置:「暖手蛋」要先拆走內置電池即可帶上機;內置電池式「直髮夾」不能帶上機,建議只帶插電掣的款式。
自拍棒/相機腳架:手提行李登機上限管徑 1cm 以下、可收縮後高度 60cm 以下;寄艙上限管徑 1cm 以上、可伸縮且其收合後高度超過 60cm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