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隊一哥|周一鳴大學決考警察 望了解年輕人:未必是我覺得你廢

撰文:譚曉彤
出版:更新:

【周一鳴/警隊一哥/新一哥/蕭澤頤/警務處處長】警務處副處長(行動)周一鳴今(2日)出任警務處處長,接替退休的蕭澤頤。現年52歲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學士畢業,之後再於香港大學修讀公共行政學碩士。周一鳴1995年加入香港警務處出任見習督察,過去三年間連升三級,並涉獵刑事、行動及人事等範疇。

周一鳴去年接受警方《警聲》特刊訪問時談到大學時為投考警隊而花了一年時間作準備,形容自己下定決心便會全力以赴。他當時說到自己兩年內兩度升職,認為每個職級各有挑戰,不敢說完全沒有壓力,但已經習慣了,希望改善警隊內部溝通。他最有興趣探討年青警員生活模式和心態,認為與年輕人相處之道在於互相欣賞,「未必是我覺得你廢,你覺得我過時;可以是我羨慕你的活力,你欣賞我的經驗」。

去年周一鳴以警務處副處長身份接受警方《警聲》特刊訪問。(警方提供圖片)
去年周一鳴以警務處副處長身份接受警方《警聲》特刊訪問。(《警聲》截圖)

去年《警聲》特刊 成唯一受訪副處長

警務處去年成立180周年,周一鳴接受警方出版《警聲》特刊《香港警察守城故事—不同職級崗位.由初哥到一哥》 訪問。警隊有3名副處長,周一鳴是唯一一位以「警隊二哥」身份受訪,地位僅次於處長蕭澤頤。

2019年11月,周一鳴當時任職助理處長周一鳴,負責處理「理大圍城」事件。(侯彩琳攝)

周一鳴1995年中大畢業便加入警隊

談起加入警隊的經歷,周一鳴於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就讀大學二年級時申請加入輔警,但為了參加球隊所以放棄。到大四決定投考見習督察,四處向前輩請教應試心得,了解警察工作及生活,以及訓練體能。

花最多時間便是體能鍛鍊,希望保持最佳狀態,差不多用了一年時間準備。我就是那種只要下定決心,便會全力以赴的人。皇天不負有心人,畢業後便進入學堂。
周一鳴2024年接受《警聲》訪問
周一鳴(右二)任職旺角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九隊偵緝督察時,成功拘捕一名專門在旺角區內行劫女性的賊匪,獲時任署理西九龍總區指揮官施本勵嘉獎。(警方圖片)
周一鳴2006年任職總督察,負責統籌發展人事資訊通用系統。(警方圖片)

形容親手把罪犯繩之於法別具意義

本着「匡扶正義,為民除害」,周一鳴選擇加入刑事調查隊。他說:「走在前線,親手把罪犯繩之於法,感覺別具意義。那段時間很辛苦,也很滿足。雖然工作排山倒海,不分晝夜;但是很幸運給我碰上出色的團隊,大家目標一致,同心同德。」

30年警察生涯中,他其中一次寶貴經驗,是2012年借調到法國里昂國際刑警秘書處擔任情報主任,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警員共事。

周一鳴2012年曾借調到法國里昂國際刑警秘書處擔任情報主任。(警方相片)
周一鳴2012年曾借調到法國里昂國際刑警秘書處擔任情報主任。(警方相片)

兩年內由總警司升至副處長 周:已習慣壓力

訪問刊登之時,周一鳴兩年內連升兩級,由總警司升至副處長。被問到有沒有壓力,周一鳴表示每個職級都有各自挑戰,他不敢說完全沒有壓力,只是已經習慣。

作為警隊「二哥」,他認為警隊水平在世界位處前列位置,不少地方值得其他國家及地區學習,當然仍有進步空間,尤其是溝通方面。

警察是紀律部隊,服從命令是硬道理,就算赴湯蹈火,大家也不會猶豫;另一方面,上司做出任何決定,必須瞻前顧後,又要承擔最終責任,其實壓力很大。只要我們明白前線的苦,他們理解我們的難,坦誠溝通,齊心合力,自然事半功倍。
周一鳴2024年接受《警聲》訪問
2023年,周一鳴到澳洲悉尼出席第十六屆Pearls in Policing會議。(《警聲》圖片)

最有興趣探討年青警員生活模式和心態

提到升職後的新計劃,周一鳴表示最有興趣探討新一代的想法,尤其年青警員,了解他們的生活模式和心態。他認為時代改變,由以往到圖書館找資料寫論文,到現在「彈指之間已經可以翱翔無涯學海」,年青一代亦離不開社交媒體。他又形容基層警員才是警隊的中流砥柱,要給予鼓勵和支援,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和歸屬感。

與年輕人相處之道,未必是我覺得你廢,你覺得我過時;可以是我羨慕你的活力,你欣賞我的經驗。
時任警務處處長周一鳴
周一鳴曾經表示,最有興趣探討新一代的想法,尤其年青警員,了解他們的生活模式和心態。(警方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