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群益會:殺校壓力下追成績難建師生關係 青年要空間消化轉變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疫情三年加劇學生情緒問題,今年九月重返校園的他們,情緒健康依然未「復常」。香港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黃穎琴留意到,過去三年學生因心理健康問題求助社工的個案顯著上升,認為社會復常步伐過急,學校面對殺校的壓力下追趕成績,令師生之間難以重建關係。她指,自社會事件後,年輕人被負面標籤,「年青人就係搞事、problem(問題)」,呼籲社會要聆聽年輕人的內心,放手讓他們嘗試和碰釘,然後再接再勵。

香港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黃穎琴留意到,疫後復常後,面臨殺校壓力,不論band 1還是 band3學校都在追趕學生成績(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疫後復常步伐過急 學生社交能力變弱

香港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黃穎琴指,目前機構提供駐校社工服務予38間中學,社工數目為78人,平均「一校兩社工」。她表示根據統計,中學服務方面,2021年有約45%求助個案與心理健康有關,直至2023年上升至5成,即增加了5%,形容升幅顯著。

我哋嘅社會真係好急,好想去fix problem (修正問題)。
黃穎琴
香港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黃穎琴(左)指和香港小童群益會中學駐校社工李永嘉(右)。

社會未給予年輕人空間消化社會轉變 只求迅速復常

疫情期間學校轉為網課模式,學生成績表現難免下滑。黃穎琴指出,學界面對收生壓力和殺校危機,不論band 1還是 band3學校,疫情過後便追趕學生成績,「我哋嘅社會真係好急,好想去fix problem (修正問題)因為可能真係經歷咗之前社會事件、疫情,到依家其實都好想復常,好想快啲,即係好似恢復返過去咁。」她認為,與學生一樣,學校亦需一個喘息空間,專注處理學生精神健康問題,並讓師生重建關係。

她指,疫情期間人們常居家不出,青少年與家長容易發生衝突;疫後重返校園,社交能力亦變弱,與人相處出現隔膜。再者,移民潮下,相熟的老師、朋友離開,他們彷彿失去了「支柱」,有困擾亦不知尋誰傾訴。她認為社會未能給予年輕人空間去消化社會的轉變、挑戰,「社會步伐好快就話,我要fix problem(解決問題),你搞掂啲嘢,完,但係冇機會可以深入了解得到其實年青人嘅心裡面有啲乜嘢困擾呢?」

黃穎琴指,疫後學生重返校園,社交能力亦變弱,與人相處出現隔膜。(林靄怡攝)

社會事件後年輕人被貼負面標籤 籲多接觸他們世界

經歷困難時產生的情緒不被理解或無處可訴,只能長期壓抑,年輕人容易落入否定自己的狀態。她建議社會應主動接觸年輕人的內心世界,與他們慢慢傾談,從而幫助他們將困難轉化為意義及增加對自己的認識。

黃穎琴認為,2019年社運事件令年輕人被貼上負面標籤,「都係年青人搞事啦」、「年青人就係problem(問題)」。她憶述曾有一位情緒病康復者青年分享,「唔好當我係病人,好似乜都唔得、乜都唔識,就要你大人要教我」,令她有感大人總是急於教導指正,即使年輕人遵從,亦不會明白有何意義。

年輕人經歷情緒低谷,加油打氣未必是良方,黃穎琴認為這可能變相令年輕人感到被否定。她解釋,年輕人其實已經努力解決問題,只是未找到方法釋放自己壓力或不知如何開口與人傾訴。她認為社會、家人要有耐性去聆聽他們聲音,理解及容許他們碰釘,跌到後再重來,並放手讓他們嘗試事物,相信他們最終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

可能有陣時候未必會即刻畀答案個細路,咪一齊去揾答案囉。
黃穎琴
黃穎琴倡議,將精神健康素養納入學校的正規課程中,教導學生如何處理情緒問題,關顧自己及他人。(林靄怡攝)

籲家長勿過於聚焦子女 學懂角色任務不斷轉變

她舉例,過去曾接觸一些遇到挫折而不願上學的年輕人,參與咖啡拉花等興趣活動,找到喜歡的興趣並從中發現自己,「佢哋自己定一定落嚟,諗一諗,我想再返學或者我想做一啲嘢,佢哋又會再繼續,好似拎翻起個行李又繼續行。」她又倡議,將精神健康素養納入學校的正規課程中,教導學生如何處理情緒問題,關顧自己及他人。

至於家長的層面,黃穎琴認為,他們反而不應過於聚焦在子女,亦不應將自己未竟的理想強加於對方身上。她表示,隨著子女一路成長,父母的角色任務其實不斷轉變:由直接給予滿足其需要,到陪伴前行,最後需由子女獨自體會及思考。她建議家長應以正面、非暴力方式與子女溝通,耐心聆聽他們的說話,「可能有陣時候未必會即刻畀答案個細路,咪一齊去揾答案囉,或者畀佢自己試下揾,我哋陪伴嘅可以畀啲選擇佢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