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暗藏健康警號 長期「屙潺」或是瘜肉作怪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不少市民都知道,大便的形狀、顏色以至排便習慣,反映腸胃是否出現毛病。最多人知道的是大便出血,可能是罹患腸癌的徵兆;另一個普遍但未必為意的症狀是「屙潺」。「屙潺」與腸道瘜肉、腸癌,以至肛門疾病以及慢性炎症性腸病等一系列疾病都有關連,也是讓醫生判斷需否施行腸胃鏡以至其他手術的重要資訊。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

醫善同行醫學顧問、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

「屙潺」是指大便帶有介乎黃白色至透明、像鼻涕般的黏液。這些黏液其實是腸道黏膜增生的分泌物,當瘜肉或腫瘤在腸道生長,腸道變窄,排便時更容易把腸道的黏液及分泌物一併帶走。

「屙潺」與排出帶有隱血的大便,同樣不會產生痛楚;但相比大便隱血,患者較容易以肉眼分辨這些「滑潺潺」的黏液。

身體把食物轉化為大便的過程,經過了胃、腸以及肛門,這些器官的黏膜都有機會因為胃部或腸道的腫瘤、瘜肉等增生而脫落,並隨糞便排出;又或受痔瘡、肛門發炎或肛門瘻管等影響,肛門黏膜過度分泌並黏附在糞便和肛門附近,這些患者在如廁後擦拭時,也會找到黏液狀的分泌物。

「屙潺」與腸道瘜肉、腸癌,以至肛門疾病以及慢性炎症性腸病等一系列疾病都有關連,也是讓醫生判斷需否施行腸胃鏡以至其他手術的重要資訊。(Getty Image)

所以,醫生一般會建議長期「屙潺」的病人,先接受腸鏡檢查,嘗試找出病因。腸癌的臨床表現和病灶的位置息息相關。由於右腸主要接收來自小腸的液態糞便,早期右腸腫瘤未必出現大便習慣改變,所以也較難發現,直至後期腫瘤變大時症狀才會明顯。

這些病人有機會伴隨腹脹、摸到腹部腫塊、消瘦、貧血等症狀。如果瘜肉或腫瘤在左邊大腸(如左結腸、乙狀結腸或直腸)產生,糞便的水份已被吸收,與瘜肉或腫瘤摩擦,大便就會帶有隱血,而且形狀變幼如鉛筆。有研究指出,逾半的腸癌個案,病灶都位於左邊大腸;而一些家族性遺傳相關的年輕腸癌患者,側以右邊大腸癌症個案較多。

大便習慣與腸臟健康息息相關,除了排便時間、習慣、大便形狀之外,不時留意大便有否附帶黏液或不明分泌物,也很重要。特別是有家族病史的人士,宜加倍注意。(視覺中國圖片)

臨床上,腸鏡除了查找瘜肉或腫瘤,也會檢查有否慢性炎症性腸病的徵兆。此病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兩大類。一些克隆氏症患者的腸道內壁會長出如鵝卵石狀般一顆顆微小肉粒,同時大便亦會像「屙潺」般帶黏液,有時甚至帶血。此外,患者亦多會間歇地腹痛腹瀉,體重驟減等。不少病人初時只以為是腸胃不佳或吃了不潔食物,到了大便帶血或體重不斷下降時,才意識危機降臨。

總括而言,大便習慣與腸臟健康息息相關,除了排便時間、習慣、大便形狀之外,不時留意大便有否附帶黏液或不明分泌物,也很重要。特別是有家族病史的人士,宜加倍注意。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