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BB同睡】減低潛在嬰兒猝死風險,父母有計!

日前,元朗御景園發生一宗嬰兒猝死案,中午時一名媽媽在單位內,發現與父親一起睡在大人牀上的1個月大男嬰昏迷,然後報警。救護人員將嬰兒送往博愛醫院搶救,惟終宣告不治。
【本文獲「親子王國」授權轉載,原文:1個月大男嬰與父同睡 昏迷送院後不治 父母應注意潛在風險】
日前,元朗御景園發生一宗嬰兒猝死案,中午時一名媽媽在單位內,發現與父親一起睡在大人牀上的1個月大男嬰昏迷,然後報警。救護人員將嬰兒送往博愛醫院搶救,惟終宣告不治。
【本文獲「親子王國」授權轉載,原文:1個月大男嬰與父同睡 昏迷送院後不治 父母應注意潛在風險】
bb食手指|「食手指」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常見的行為,相信許多爸媽都會對此感到困惑,究竟孩子吮手指是壞習慣還是正常發展的一部分?以下將揭示孩子吮手指的原因、影響以及正確的應對方法。
嬰兒習慣以嘴巴探索身體部位,包括手和腳趾,而大部都是無意識的舉動。他們同樣會在肚子餓時食手指,透過吸吮手指以安撫自己的情緒。
不過,對於滿周歲的寶寶而言,大部分的孩子並不需要透過吮手指來滿足口欲或獲得安全感。如果這個年紀的孩子還在吃手或吸奶嘴,可能是因為「緊張焦慮」或「缺乏安全感」,家長們便需多加留意。
1. 安撫情緒
當孩子感到焦慮或疲憊時,吮手指能帶來安全感。
2. 促進大腦發育
吮手指會刺激大腦神經連結,對他們的大腦發育、手眼協調有幫助。
雖然食手指對嬰兒有一定好處,但到了2至3歲仍未改掉,可能會影響健康和發展。因此,家長應關注是否存在緊張或缺乏安全感的問題,例如環境變化或壓力。
1. 身體健康問題
長時間吸手指可能導致手指皮膚長繭、變形,甚至引發口腔問題,如牙齦突出或齒列不正。
2. 口腔衛生問題
吸手指容易讓口水長時間浸濕嘴邊皮膚,引發濕疹或口水疹,還可能增加蛀牙風險。
醫生建議,幫助孩子戒掉食手指的最佳時機是他們逐漸具備自我控制能力之後,過早強行干預可能適得其反。
多陪伴與分散注意力
父母可以用互動遊戲、講故事或陪孩子唱歌來分散注意,減少孩子吸手指的機會。
識別壓力來源
如果孩子因焦慮或缺乏安全感而吸手指,父母應觀察並解決孩子的情緒需求,例如多給予擁抱與鼓勵。
逐步干預
可以用柔和的方式阻止,例如給孩子穿長袖衣服遮住手指,睡覺時輕輕拿開手指,避免強硬措施。
避免極端方法
一些家長嘗試在手指上塗抹苦水或辣椒水以阻止孩子吸手指,但這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引發孩子的反感或「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