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令取消|兒科趙長成醫生指幼童未曾接觸病毒 或需以健康還債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今日(28日)宣布,明日(3月1日)起撤銷口罩令。教育局同時表示,有關安排同時適用於全港學校,意味着學生明日起亦可「除罩」上課,惟小學、幼稚園和特殊學校學生,每天回校前仍需要做快速測試,措施暫時維持至3月15日。受訪者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表示,手足口病及上呼吸道感染個案直至往年年底,個案近乎絕跡,只有零聲個案。在疫情期間幼兒未曾接觸以上病毒,隨口罩令取消,現時感染病毒機會較大,或有機會緊密式感染不同病毒,幼兒或會在數個月內以身體健康「還債」。

疫情期間 手足口病、上呼吸道感染個案近乎絕跡原因有三

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指手足口病及上呼吸道感染個案直至往年年底,個案近乎絕跡,只有零聲個案。個案減少原因有三,其中包括實體課改為面授課、洗手意識提高,以及衛生意識提高。

趙醫生表示感染個案絕跡主因是實體課轉為面授課,學生在往年9月才上課,以往兩至三年很少回校進行實體課,大多都是以面授課為主,這個情況使學生受感染機會減少。

其次,洗手也有重要的原因之一。手是感染病毒的媒介,包括手足口病、流感病毒等等。而在疫情期間,市民對洗手意識提高,小朋友也懂得洗手20秒口訣,所以受感染個案也隨即減少。

最後,就是大眾的衛生意識提高,大家也懂得保持社交距離、空氣流通、戴外科口罩等等。趙醫生坦言外科口罩也有其功效,但不是減少感染的主因。

上呼吸道個案逐漸回升 幼兒未曾接觸這些病毒恐同時感染

流行病毒因為戴口罩或沒有面授課而減少,不過近期卻出現逐步回升的現象。流行病毒包括腺病毒、鼻病毒、呼吸合胞病毒、人類偏肺病毒等,趙醫生憂慮現時幼稚園生未曾接觸以上病毒,亦對病毒沒任何抗體、或身體遺忘了抗體,使他們更容易受感染。他續說這是必然的現象,只是時間的問題。

趙醫生解釋即使孩子未曾接觸這些病毒,病情不會加劇。他表示幼兒對病毒反應不會過大,只是在這數個月裡同時要面對這兩、三年未遇到的病毒,他們需以身體健康「還債」,可能就比較辛苦一些。幼兒或會出現密集式感染病毒,比起以往相隔兩、三年再感染別的病毒,現時的幼兒即將面對重大挑戰。

家長不懂向幼兒解釋無需戴口罩 兒科醫生分享貼士

家長陳太太表示,女兒自半歲起已需要每天戴口罩,至今女兒已經4歲,她形容已經成為女兒的生活習慣。「佢嘅認知係出街一定要戴口罩,如果見屋企人唔記得戴就會好緊張提醒。連幼稚園教嘅兒歌都係戴口罩、洗手做主題,其實依一代嘅小朋友童年完完全全改變晒。不過為了小朋友健康都無辦法。」很多家長都愛為子女拍大量照片留下美好回憶,但陳太感慨,翻開舊相片,幾乎大部分外出玩耍的照片都戴上口罩,看不到女兒的笑臉。問到會否即時停戴口罩,陳太太坦言暫時仍會持續戴口罩,「尤其是小朋友上學多接觸,戴口罩都可以預防流感、手足口病,或者天氣回暖後再決定會否除口罩。」

趙醫生指解釋解除口罩問題,需視乎孩子認知能力及年齡。若孩子屬幼稚園階段,家長或教師可以圖卡來解說情況,例如以病毒圖卡解說現時病毒數量減少,口罩亦隨即解除。情況就像天氣一樣,天氣較冷就多穿衣,天氣溫暖便可脫去厚重衣服。運用生活例子作比喻較能讓幼兒理解解除口罩的情況。

趙醫生明白有些幼兒認為解除口罩或失安全感,建議逐步讓幼兒適應及接受情況。3歲或以下的幼兒自出生後便要戴口罩,迫使他們認為口罩的必需品。家長不需急於要求他們解除口罩,或可以帶孩子外出時,讓他們自由留意四周情況,他們會看到旁人沒有戴上口罩或會模仿起來,或家長亦能趁機解釋病毒流行性和解釋脫下口罩的原因。

趙醫生更建議教師及家長宜留心子女情緒狀況,如他們出現憂慮情況,或不需急於強行要他們解除口罩。大家可以短暫性或間歇性讓幼兒戴口罩,讓他們慢慢適應社會生態。

手足口病未會短時間浮現 不過家長及學校切勿鬆懈

趙醫生解釋口罩跟手足口病沒太大關係,最關鍵原因是洗手及共用玩具或食具。尤其是小朋友咬玩具後,第二個朋友也咬同一件玩具,病毒就隨玩具媒介傳播到另一位小孩。

在學校方面,環境清潔必須做足,亦同時留意校內學生健康問題。校內環境、玩具等都必須定時清潔,免得成為傳播病毒的媒介。

在家長方面,就要留意子女狀況,若孩子生病時就不要帶回學校,使其他同學同受感染。同時也要留意幼兒「手多多」問題,觸摸公共物件後,切勿觸摸口鼻,並要立即清潔雙手。

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