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氣|清明易出現與肝臟、脾虛、濕氣有關的疾病 宜疏肝健脾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清明是唯一一個屬於“節日”的節氣,除了標示“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氣候變化外,還是祭祖思親的日子。清明節氣中,自然界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氣溫較爲溫暖,但又濕潤多雨,因此時寒時暖,一時寒溫不慎就容易出現外感夾濕的情況,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家居乾爽溫暖。
受訪者:戴貝莎中醫師

此外,在春天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舊患或宿疾的反復和加重,尤其是冬天季節沒有好好調養正氣、收斂精氣,產生内熱、陰虛,到了春天就和容易和外感一起發病。

清明節容易出現肝臟身體問題 宜疏肝柔肝、健脾化濕

清明節氣容易出現的身體問題多與肝臟、脾虛、濕氣有關,例如皮膚病、過敏性疾病、消化不良、胃痛胃脹、高血壓、關節疼痛等。

要改善這些問題,中醫著重疏肝柔肝、健脾化濕兩大方面。針對肝臟方面,可以多吃護肝、補血、疏肝的食物,例如薺菜、菠菜、山藥可同時兼顧肺臟;桑葚、肝臟、當歸、白芍能柔肝補血;佛手、玫瑰花、果皮疏肝理氣。我們亦可以透過一些穴位按摩達致疏肝的效果,例如太冲、肩井、陽陵泉、肝俞等;小朋友則可由家長幫忙橫擦脅肋。需要注意的事,肝臟問題與情緒、壓力有莫大關連,因此除了關注飲食和按摩,更應關注心理健康,調攝身心。

健脾化濕食材推介

至於健脾化濕,除了多吃時令蔬菜水果外,亦可多吃健脾化濕的食材,如芡實、薏米、老黃瓜、赤小豆、扁豆、荷葉等。由於此時天氣已轉溫,較容易出現濕熱的情况,因此應該避免進食一些油膩、辛辣、難消化等容易生濕化熱的食物,當中亦包括奶製品及含大量糖分的食物和飲品。在這個節氣,適合多到郊外進行戶外活動,例如行山、步行等等,運動有助振奮陽氣,增強身體排出水濕的能力。

《本文受訪者為戴貝莎中醫師》

戴貝莎中醫師

相關閱讀:清明24節氣│中醫建議戒吃呢類食物免傷脾胃 附2個全家宜飲湯水 戴嘉明醫師推介2款健脾益氣化痰湯水:

+2

相關閱讀:清明24節氣|中醫媽媽教親子製2款甜品 助清肝明目袪熱氣
點圖即睇兩道簡單容易製作的甜品食譜:

+15

點圖即睇春困之解決方法:

+5

相關文章:袪濕湯水│湯包爸爸教煲一周3款湯水 改善小朋友脾胃功能增抵抗力

點圖即睇一周袪濕湯水: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