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用電子奶嘴十惡不赦?三孩媽:沒經歷過育兒壓力的人不明白

撰文:王曉嵐
出版:更新: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以下簡稱女青)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發現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與家長使用的時間成正比。換句話說,家長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愈長,子女使用的時間也會愈長。女青指出,約有七成受訪的家長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是為了讓他們「放鬆」。然而,小學生往往受到影響,因此家長應該做好榜樣,多花時間參與家庭活動。此外,家長可以選擇使用圖書或益智玩具來取代電子產品,以預防「電子奶嘴」現象。
(本文作者:親沚媽媽)

女青表示,他們的研究發現,受訪者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愈長,他們的孩子也會跟著使用更長的時間。因此,建議家長在建立電子產品使用規範時,應該先從嚴要求,然後再逐漸放鬆。家長可以與孩子事先協商使用時間,而不是在發現他們使用時間過長時才關掉Wi-Fi或切斷電子產品的電源。這樣做法,只會事與願違。

報導中並未提供具體和詳細的建議,關於如何處理成人和小朋友沉迷手機的問題。然而,我們應該深入探討「手機成癮」的原因,也就是為甚麼連父母也會被手機吸引,然後提出針對性的策略,通過以身作則來解決問題的根源。

首先,玩手機成癮是「果不是因」,我們應該反思成人和孩子整天黏在手機上,想要獲得甚麼。這是我們需要討論的問題。看過很多網上「手機成癮」的討論和數篇心理學家的文獻,大概有以下幾大原因,不知道你又會否是因為壓力、錯失恐懼症、還是短視頻 「bite-sized」所帶來的即時滿足感而導致上癮呢?

(iStock Photo)

錯失恐懼症

「明明學校星期五才出考試時間表通告,為甚麼那麼多家長早在星期一已經知道各科的考試時間呢?」「欣然媽咪,你竟然唔知道五年級的『三大惡霸』是誰?你要知道先可以勸你囡囡唔好同佢哋玩呀!學壞就慘啦!」

我經常都是家長羣𥚃「後知後覺」的一羣,說真的,有時我也怕自己知道得太遲,錯過一些重要的資料,但有時定一定神想清楚:其實就算早知道了考試時間表又怎樣?最後還是看學校出的通告為準,更何況每一科早考一日和遲考一日,也是一樣要預早準備吧。當然,有時又會覺得自己好像是不太「關注」小朋友學校的「新聞」,怕會被同學家長「冷落」,下次有「特別新聞」都不會告訴我……

其實我們無論甚麼年紀,只要是懂得用智能電話,都可說是屬於與手機和網路密切相關的「i世代」(雖然很多文章的「i世代」都是指1995年到2012年出生的年輕人)。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網路社交上。除了虛擬世界有很多新奇有趣的資訊外,我們也能在其中獲得歸屬感。同時,也會感到焦慮,擔心錯過朋友的生活點滴,害怕朋友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也能玩得很開心,擔心自己錯過後,無法再融入朋友的話題等等。這些焦慮驅使我們不斷地更新畫面、確認訊息,很難停下來。從行為層面來看,有人可能認為這就是網路成癮,一些研究甚至提出了一種觀點,將這種現象稱為「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

錯失恐懼症的核心就是自我價值的懷疑。很多有關育兒心得的親子文章也有引用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人格理論,其中一個觀點主張,人天生就會去尋求歸屬感跟價值感。因此,大部分日常生活的行為都是或多或少是為了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知道自己和他人有所連結,知道自己佔有一席位置。當歸屬感和價值感受到威脅時,像是錯過了一些應關注的新聞或者朋友的限時動態時,我們就會想辦法保全,而這些辦法不一定都是適當的行為。在「錯失恐懼」的情感驅使下,我們便對虛擬世界給我們的快速資訊、通知、讚美和社交互動而有所依賴。

年輕人想要與朋友建立連結是十分合理和正常的。在「i世代」中,為了跟朋友建立關係,年輕人便要在社群軟體上一直滑貼文,看到新內容就留言或按讚回應,認為這樣做就參與其中,但是,獲得了短暫的快樂愉悅,然後呢?把時間、心力都投入在獲取這些資訊的過程,取代了很多本來可以做以及應該要做的事,無法完成我們應該盡到的責任。正如上文提及,生活在「i 世代」的成人其實也相差無幾,在新年期間我們與親朋好友吃飯、聚會時,看的可能都不是對方,而是手機。所以害怕錯過資訊,反而讓我們容易失去與別人的連結,難以建立長期正向的人際互動與自我價值。

換言之,處理手機成癮問題時,我們應該關注個人對於錯失恐懼的情感需求。這可能需要建立更健康的社交網絡和增加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以減輕對虛擬世界的依賴。

(iStock Photo)

焦慮和壓力

剛才也提到,手機成癮也可能與焦慮和壓力有關。現代生活節奏快,人們面臨著各種壓力和焦慮。手機成為了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人們可以通過沉浸在手機世界中,暫時忘卻壓力和焦慮。在像TikTok和YouTube這樣的平台上,短視頻因為其碎片化內容而受歡迎和令人上癮。這些短視頻提供了快速、易於消化的「bite-sized」內容,可以在幾秒鐘內消費完畢。這使它們非常適合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人。

TikTok和YouTube這些平台都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內容,從喜劇小品到舞蹈表演再到化妝教程,使用戶可以輕鬆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加上個性化算法推薦:這兩個平台都使用算法,根據用戶的觀看歷史推薦內容。這意味著用戶會看到自己感興趣的視頻,從而使他們想要繼續使用該平台,令人容易上癮和獲取滿足感。

當發現自己有上癮的狀況時,該怎麼做呢?首先,從自我覺察開始。觀察自己,先查看電話記錄,每天花多少時間在社群平台上;又會否因為掛住「碌」電話而變得遲睡和不願起床;一週後再檢視記錄,看看共花了多少時間,可以從哪邊開始改變,循序漸進的調整使用模式與時間。覺察外在的狀態,再慢慢覺察內在的自我,探究自己害怕錯過甚麼,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再調整達到目標的行為。

緊記網路平台是工具不是朋友——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個連結如果愈穩定,就愈能提供支持。若在網路上搜尋到興趣相關的人或社團,不妨參與他們的實體活動,例如我的姨姨很善於創作織物,她在網路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於是便組織聚在一起互相欣賞和交流不同的織法,成為現實中的朋友;或者我們滑手機發現,網路上最近有推薦的餐廳或者景點,就主動約朋友一起去,如此就可以增加現實生活中的連結,將網路平台轉化成幫助你的工具,而不是阻礙。又例如有朋友的孩子很喜歡練習魔術,小朋友在網上短片學習一些簡單的魔術後,媽媽們提議在下一次的學校義工活動中,讓小朋友一起表演魔術給老人家看。這樣便可以簡單地把他們在網上看到的東西在生活上連在一起了。

解決手機成癮問題的另一個方向是幫助個人有效應對壓力和焦慮,並提供更健康的應對方式,如運動、冥想和真實社交互動等。美國有大學心理學系曾進行有關的實驗*,讓143名受試學生分成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學生每天使用Facebook、IG 以及Snapchat頂多各10分鐘,三週下來就能明顯感到身心健康的進步。

(iStock Photo)

獎勵和即時滿足感

手機和許多應用程式都設計了獎勵機制和即時滿足感,令使用手機成為令人上癮的體驗。當我們使用手機時,常常會收到通知、讚美和社交互動等即時回饋,這些回饋會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系統,讓我們感到愉悅和滿足。因此,減少手機成癮的一個策略是減少獎勵機制和即時回饋的使用。例如,可以關閉通知和限制使用某些容易上癮的應用程式,並鼓勵尋找其他能帶來長期回報和滿足感的活動,例如做義工和上興趣班學習新技能。

自我反思,甚麼是「電子奶嘴」?作為三個小朋友的家長,坦白說時常見到報章用「電子奶嘴」做標題,感到很無奈,因為我認為大部份認為「家長讓小朋友看平板電腦」這行為是「電子奶嘴」的人,都應該沒有真真正正經歷過育兒上的壓力。

朋友分享過:曾經跟小朋友在預備考試期間,協議全家除了正常工作上必須的溝通外,一起停用電子產品來準備考試。「搏鬥」考試三個多星期之後,一家人為慶祝考試完結出街食飯。繁忙過後大家都覺得需要靜靜的休息一下,媽媽拿出電話update自己三個星期也沒有看過朋友閑聊的群組;小朋友也趁機會用半小時時間玩玩自己喜歡的電子遊戲;就在這個時候他們遇到兩個剛路過的朋友,朋友驚嚇地大聲到:「這樣不好!小朋友不應該在吃飯的時候玩電子遊戲!你們大人也應該要以身作則哦!」

朋友有千般的無奈,當然也不適合在眾目睽睽下為這樣的瑣事多作解釋,最後只是無奈微笑示意小朋友收回電話。這確也是自己的經歷。情況就好像你遲到上學是因為要幫忙照顧患病的婆婆,可惜班主任沒有讓你解釋任何情況之下,大罵你遲到一樣。無論是真奶嘴又好,電子奶嘴也好,媽媽們不用太介懷外間怎樣看自己的育兒手法,不用在網路上互作比較,更加不要害怕錯過網上的消息,要有良好的家長自我身份認同,時刻與子女有足夠的互動溝通,也知道為子女安排最好的便已經足夠了,共勉之!

參考資料:https://penntoday.upenn.edu/news/social-media-use-increases-depression-and-loneliness

《本文獲親沚媽媽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