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成功靠「不管人 棄經驗 」|陳仕娜

DeepSeek成功靠「不管人 棄經驗 」|陳仕娜
撰文:陳仕娜
出版:更新:

DeepSeek盲拳打死老師傅,一鳴驚人。研發商是位於杭州的「深度求索」,創辦人梁文鋒僅三十幾歲,引領僅139人的天才青年團隊,只花了五百多萬美元,推出DeepSeek-R1,竟能與美國科技巨擘斥千億美元研發的程式「拗手瓜」。憑着有限的資源投入,開發出震驚世界的科技產品,這個「AI界拼多多」的內藴令外界充滿無限遐想。

生於湛江吳川市的梁文鋒剛出席完民營企業座談會,獲習主席握手接見,高光加持;此前甚少曝光,只接受過三兩次的訪問。據稱,梁文鋒是一名學霸,基於對科學好奇的初心,創立DeepSeek,並非單純追求盈利。

梁文鋒管理手法具風格

梁文鋒惜言如金,年紀輕輕,但用人及管理手法卻極具個人風格與堅持。他請人重實力、輕經驗,核心位置由年輕畢業生出任,喜歡任用拿過數學競賽一等獎、國際金牌的演算法人才,盡攬1%的天才入局。所以深度求索的一百多人,個個都是身懷絕技、臥虎藏龍。

這張路透社2025年1月27日拍攝的插圖中,可以看到中國人工智能(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標誌。(Reuters)

而且全是「本地薑」,沒有「海歸」或外來人才。梁文鋒非常堅持不要找經驗豐富的人,他深信不一定是做過這件事的人才能做這件事:「做一件事,有經驗的人會不假思索告訴你「應該這樣做」,但沒有經驗的人會反覆求索,會很認真去想應該怎麼做,然後找到一個符合當前實際狀況的解決辦法。」

因此,在看重長遠發展的前提下,經驗顯得軟弱無力,反而基礎能力、創造性、對科技開發的熱誠度更具競爭力。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新華網)

管理哲學就是不管理

「不管理」的管理哲學也是梁文鋒的賣點:「創新需要盡可能少干預和管理,讓每個人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和試錯機會。創新往往都是自己產生的,不是刻意安排的,更不是調教出來的。」說白了是「無為而治」,匯集一群擁有共同理念的頂級聰明分子自由遨遊發展。

DeepSeek 的用人策略成功,亦見證了管理新一代人才,忌用滴水不漏管到底的傳統模式,未來是管理 「工作」、管「心」,而非管理「人」。

【財經專欄】來一杯莫卡陳仕娜

簡介:由傳媒人到企業傳訊,遊走於媒體、地產、金融及醫療行業,飽覽世事更迭,藉文字透徹人心,嘻哈笑談中,亦望讀者有所得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