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香港在變局中成為全球財富管理新樞紐

來稿|香港在變局中成為全球財富管理新樞紐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楊華勇

香港證監會《2024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揭示,2024年香港資產管理總規模(AUM)達35.1萬億港元(約4.5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3%;淨資金流入激增81%至7050億港元,創歷史新高。私人財富管理業務更以15%的增速領跑,規模突破10.4萬億港元。這一表現不僅大幅拋離新加坡,更將香港推至全球跨境財富管理亞軍,直逼瑞士的龍頭地位,這說明國際資本真的很看好香港。

從證監會最新資料看國際金融中心的韌性,在「一國兩制」的卓越框架下,香港成功把握了雙重機遇。一方面,背靠祖國腹地,香港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直接受惠於內地經濟的蓬勃活力和龐大市場潛力。這為香港的財富管理行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和極其豐富的投資標的,特別是涉及新經濟、綠色金融等國家戰略重點領域的機遇。另一方面,香港作為久負盛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其核心競爭力——包括成熟穩健的金融體系、與國際接軌的完善法律框架、高度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以及資金自由流動的優勢——絲毫未減。這些核心要素共同構建了無與倫比的信任基礎,成為吸引和彙聚全球資本的關鍵磁石。正是這種獨一無二的「超級連絡人」角色,使得香港能夠持續為國際資金提供安全、高效且多元化的財富管理平臺,其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金融樞紐地位愈發鞏固和重要。

全球格局風雲激蕩,香港憑藉堅實的法治基石與充滿活力的市場機遇,持續吸引國際資本彙聚,成為動盪中的可靠「避風港」與財富「聚寶盆」,這一獨特地位來之不易。

面向未來,香港更需主動作為:強化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同時拓展與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的深度合作,構建更廣闊的資本網路;加速完善財富及資產管理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打造透明、高效的國際資產配置平臺;發展創新型金融工具,建立領先的風險對沖與管理機制,為全球資本提供更強大的韌性支撐。香港有潛力從資金「中轉站」躍升為全球財富管理的關鍵決策中樞。把握歷史機遇,這座東方之珠定能在國際金融新秩序中綻放更璀璨的光芒。

資料顯示,香港資產管理人已將其管理的59%資產配置於中國內地及香港以外市場,且過去五年非股票投資大幅提升13個百分點至59%。這種主動分散化的資產配置策略,有效降低了單一市場波動風險,顯著提升了投資組合的穩定性與潛在收益,為投資者實現資產保值增值提供了堅實保障。更重要的是,多元化投資產品的蓬勃發展,特別是人民幣計價產品的豐富,極大增強了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深度與活力。這不僅是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舉措,更是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市場基礎設施和流動性支持。香港正通過其金融創新與開放姿態,成為連接全球資本與人民幣資產的重要橋樑。

香港全球資本「安全港」效應凸顯,在地緣政治動盪與高息環境雙重壓力下,香港的「一國兩制」優勢成為吸引資金的核心競爭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歐美及東南亞投資者普遍認同香港「金融體系穩健安全、增長潛力龐大」。

全球資本正以「真金白銀」對香港投下信心票。香港更以創新動能拓寬護城河,跨境互聯互通擴容加速推進,人民幣貸款三年躍增277%至7240億港元;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牌照落地、穩定幣立法啟動,為數位資產市場奠基。私人財富管理業務資產年增15%至10.4萬億港元,註冊基金淨值飆至1.99萬億港元,開放型基金註冊量暴漲93%,彰顯國際機構深耕意願。當全球資本因風險分散需求「向東看」,香港憑藉制度銜接、市場深度及國家支撐,正鍛造不可替代的全球財富管理新樞紐。

作者楊華勇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