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努欽:即使計及報復措施 有信心新關稅仍對美國有利

美國財長努欽:即使計及報復措施 有信心新關稅仍對美國有利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美國財長努欽(Steven Mnuchin)稱,即使有國家採取報復性措施,實施新的鋼鋁材關稅措施仍是對美國有利的。他接受外電訪問時表示,美國不希望發動貿易戰,只是確保美國企業與工人得到公平對待,留意到有部份國家對相關新關稅可能採取報復性措施的消息,但強調政府已對實施關稅的後果作出計算,有信心最終會對美國有利。

他又表示,大家不應對新關稅措施的決定感到意外,因為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已表明他的經濟政策立場。

美國關稅|貿易戰根本不是特朗普的優先事項?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美國時間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佈,開啟對全球進口商品徵收新的「對等關稅」,基線稅率10%,但因應國家的不同,整體稅率從10%至49%不等。特朗普為了宣佈這一政策擺出了典型的政治架勢,招來了大批記者,他親自拿着看板上台解釋貿易政策,不斷聲稱,開啟「對等關稅」的這一天是美國的「解放日」。
應該說,這一次特朗普並非是在搞「突然襲擊」,因為在過去特朗普就曾經多次表示過,他要效仿過去的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 第25任美國總統,任期為1897年-1901年)總統貿易政策,增加「對等關稅」,讓製造業回流美國。

特朗普所指的是1890年關稅法案,通常稱為「麥金萊關稅」(The McKinley Tariff),這是一項美國國會法案,由當時的眾議員麥金萊擬定,1890年10月1日成為法律。該項法案將對進口的平均稅收上調近50%,旨在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外國競爭。最後在國會,該法案經過450處修訂,1890年關稅法案獲得通過,將所有進口品的平均稅率從38%提至49.5%。麥金萊因此被稱為「貿易保護的拿破崙」。

不過,該關稅沒有被普遍認可,因為美國民眾遭受了物價的急劇上漲。在1890年選舉中,共和黨失去了眾議院的多數,席位減少近半,從171席猛降至88席。

1890年關稅法案通常稱為麥金萊關稅,由時任眾議員麥金萊(William McKiney)擬定,對進口的平均稅收上調近50%,保護美國本土工業。麥金萊後於1897年出任美國第25任總統。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正式宣佈之後,立即引發了各國的廣泛關注和不同反應。英國和愛爾蘭是全球最先作出反應的國家,英國首相施紀賢事先與特朗普進行過「預防性溝通」,所以英國僅被徵收10%的基線關稅。施紀賢在獲悉特朗普發布消息後,立即表示將會與特朗普政府「進行貿易談判」來解決問題。

施紀賢在議會表示,將會與企業界進行溝通,討論下一步的政策。所謂英國採取反制措施,「對美國產品徵收10%關稅」的報道和消息是假消息。愛爾蘭政府的態度,基本與英國一樣,也是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思已經宣佈,將會立即與美國進行談判,要進行「建設性接觸」,他明確表示,「不會立即實施報復性關稅」。

在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措施之後,歐盟得到的是20%的關稅比例,高於英國的關稅,對此歐盟委員會馮德萊恩反應較為強烈,她宣佈了「總額260億歐元」的反制措施,聲稱要「匹配」美國的關稅影響。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已向美國提出,互相豁免工業貨品關稅,避免爆發全面貿易戰。(Reuters)

不過,在歐洲股市創下三年來最大的單周跌幅的情況下,歐盟貿易專員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現冷靜,他表示將與美國同行進行會談。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歐盟將以冷靜、謹慎、分階段、最重要的是統一的方式做出回應,我們會調整我們的回應方式。」

「我們不會輕率行事——我們希望讓談判有充分的機會取得成功,以達成公平的協議,使雙方受益。」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則明確表示,「關稅不是世界末日」,梅洛尼強調歐盟不會採取任何報復性關稅。在歐盟,意大利是擁有一票否決權的,總的來看,歐盟的態度是謹慎的。此外,歐盟內部包括德國、法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均持謹慎與克制的態度,極力呼籲「避免升級」。

印度在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措施下,在白宮文件中被徵收了27%的關稅,但此後在最新的修訂下,關稅被下調至26%。過去有消息說,印度立即作出了反制措施,對美國商品加徵10%到15%的關稅,實際是假消息。到目前為止,印度尚未宣佈採取反制措施。印度官員表示,這些新的關稅並非專門針對印度,且影響有限,因此希望通過雙邊貿易談判尋求互惠互利的解決方案。

圖為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白宮玫瑰園就對等關稅發表講話,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共同展示稅率圖表。(Reuters)

巴西被美國的「對等關稅」措施加徵了25%的關稅,巴西政府對此表示遺憾,稱這一決定「毫無根據且錯誤」。巴西政府希望通過談判而非立即採取報復性措施。巴西財政部表示,總統盧拉指示,「要保持冷靜」,要尋求與美國政府對話解決爭端。

據悉,巴西副總統阿爾科明已經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進行了「積極」的電話交流,雙方同意繼續對話。有關巴西通過「對等法案」允許對美國商品加徵10%關稅,並考慮向WTO申訴的報道,截至目前來看實際是假消息。

越南被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加徵了46%的關稅,屬於最高比例的關稅。圖為工人在越南河內一家製衣廠工作。(Reuters)

馬來西亞被美國的「對等關稅」加徵了24%的關稅,馬來西亞貿工部長表示,這些關稅預計對馬來西亞的「影響有限」。不過,馬來西亞鋼鐵行業聯合會警告,美國的關稅可能對馬來西亞市場增加競爭壓力。

在東盟國家中,越南被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加徵了46%的關稅,這在特朗普「對等關稅」中屬於最高比例的關稅。越南立即由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與特朗普通了電話,蘇林強調,越南願意對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實行零關稅,並繼續在越南有需求的前提下進口更多美國產品。據悉,特朗普對交流感到非常滿意,他表示越南滿足了美國的要求。在東盟國家中,柬埔寨的情況,與越南類似。

越南被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加徵了46%的關稅,越南立即由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與特朗普通了電話,蘇林強調,越南願意對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實行零關稅。(Reuters)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措施是面向整個世界各國的,目前已知的世界各國反應可以簡單歸類如下:已經宣佈對美國取消自己的所有關稅,尋求合作的國家有越南、柬埔寨、阿根廷、以色列和印度。沒有採取報復性關稅以及其他措施,但正在尋求談判的國家有墨西哥、日本、澳洲和英國。已經聲稱準備要採取報復性關稅的國家,有歐盟和加拿大,但歐盟並不確定會真的執行。

中國的情況比較特殊,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宣佈「對等反制」的國家,並迅速出台了一系列以加徵關稅為代表的具體政策,宣佈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再加徵34%關稅。

中國顯然是希望表達對美國特朗普關稅戰的不滿與反抗,從目前情況看,採取如此迅速和堅決反應的,世界上唯有中國。俄羅斯則根本沒在特朗普對等關稅措施的名單之內,所以美國根本沒有對俄羅斯採取關稅措施。

4月6日,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接受CBS採訪時為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辯護。盧特尼克表示:「數以百萬計工人打軍擰著小小的螺絲來製造iPhone,這種事情將會來到美國。」(X@atrupar)

從目前訊息面的窗口來觀察,各式各樣的假訊息非常多,可以說足以亂真、誇大其詞的假訊息是滿天飛。這種情況下,政策面非常有必要謹慎操作,避免受到假訊息的影響。從特朗普政府執政100天的基本動態來分析,貿易戰根本不是特朗普的主要方向,在白宮公布的「優先事項」中,涉及到「貿易優先」的只有可憐的「一行字」,完全淹沒在政府效率、反DEI、反移民等一系列特朗普「大政方針」之中,毫不起眼,一點都「不優先」。

所以從分析的角度看,有理由相信,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主要是一種政治操作,目的還是滿足特朗普的演藝型人格,等着大家找他去談判。

實際這一「對等關稅」的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也非正面,除了股市暴跌之外,還給人以「傻乎乎的感覺」。因為美國除了高科技產品之外,傳統製造業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可以供大量出口、並能形成市場衝擊的東西。難怪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認為,這是「令人震驚的自殘行為」。所以,現在最好的地緣政治應答方式,實際是讓特朗普自己去演戲,大家觀看就好,最好輕易不要入場。

本文刊於安邦智庫2025年4月6日《每日經濟》分析專欄,原題為「貿易的關稅、談判與反制」僅供讀者參考,不代表香港01立場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