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新盤貨尾量維持1.1萬伙以下 兩、三房戶型為主

六月新盤貨尾量維持1.1萬伙以下 兩、三房戶型為主
撰文:李彤
出版:更新:

疫情影響新盤銷售步伐,上半年新盤售出量有6,086個,較2019年下半年的6,745個下跌659個,但仍然維持於6,000個水平以上。現時,全港貨尾量有10,942個,連續3個月維持於11,000個以下。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7月份肺炎疫情反撲,政府加強收緊限聚令,影響發展商推售全新盤的計劃,相信未來繼續以貨尾銷售主,貨尾量將續維持於10,000個水平附近。

「迷你戶」貨尾按月少7%

6月份全港貨尾量有10,942個,跟5月份10,852相若,當中九龍區現有貨尾5,004個,按月增575個,主要是由於日出康城全新盤分批發售所致,相信7月份貨尾量將會回落至4,500個以下。6月份貨尾跌幅集中來自新界西,按月減少376個,現有2,848個,創3個月新低。

若以房型計,全港的開放式及一房貨尾單位有2,559個 ,按月減193個、兩房及三房貨尾單位有7,020個,按月增加259個,四房或以上貨尾單位有1,363個,按月增加24個。


美聯:發展商積極「去庫存」 年內迄今一手成交4成半屬貨尾單位

撰文:蔡偉南
出版:更新:

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及市場消息,本年迄今(截至4月21日)一手成交量共錄約4,960宗,當中約2,719宗屬於今年推出市場發售的全新盤,佔約54.8%;餘下2,241宗一手成交為2024年或以前推售項目的貨尾單位,佔約45.2%。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年內迄今貨尾銷售比率達45%,與去年全年比率相若,屬近年新高;相信與發展商積極「去庫存」有關,並估計年內發展商持續積極銷售貨尾下,相關比率有機會升至5成(見圖一)。

圖一:每年一手成交量的貨尾銷售比率

貨尾量跌穿2.2萬伙創4個月新低 連續21個月穩企逾2萬伙

隨著發展商積極銷售貨尾,近月貨尾量有所回落。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資料顯示,最新4月份(截至4月21日)全港累積貨尾量(包括樓花及現樓)錄約21,941個單位,較3月份約22,492伙減少約2.4%。

由於本月迄今缺乏大型全新盤推售(未有計及將於本周六推售的Sierra Sea),月內一手成交暫時集中貨尾盤,帶動貨尾量持續減少,目前連跌3個月,累跌5.1%,並創4個月新低;縱使如此,累積貨尾量已連續21個月穩企逾2萬伙水平(見圖二),可見目前貨尾供應仍有不少。

圖二:每月累積貨尾量

3區貨尾全線下跌

若將4月(截至21日)累積貨尾量按3區劃分,3區貨尾全線下跌,當中新界區貨尾減幅最大,本月暫錄6,615伙,較3月減少約3%;九龍區(包括將軍澳及西貢)貨尾單位按月亦減少約2.4%,暫錄12,302伙,該區依然是貨尾量最多的地區;港島區(包括愉景灣)方面,貨尾錄3,024伙,按月減少約1.5%(見表)。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