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北頓涅茨克全部橋樑已被摧毀

烏克蘭:北頓涅茨克全部橋樑已被摧毀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州(Luhansk)州長哈帶(Serhiy Haidai)6月14日表示,北頓涅茨克市(Sievierodonetsk) 全部、3座橋均遭摧毀。

印度新聞網站ThePrint指,俄羅斯軍隊摧毀連接北頓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的第3座橋樑,從而切斷疏散路線。這也是連接2市的最後一條橋。

哈帶稱,現已不可能運送物資和疏散平民,留在市內的居民被迫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生存。

虎門大橋料至少封閉一年! 耐久性下降將進行安全提升工作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1997年建成通車的虎門大橋,長期車流量飽和導致耐久性下降。東莞市相關部門決定自今年10月起,對虎門大橋進行安全韌性提升工作,料屆時將封閉道路施工12至15個月。

虎門大橋示意圖。(網上圖片)

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近日發布公告稱,虎門大橋段多座橋樑在長期重載車流下,承載能力不滿足要求,耐久性顯著下降。計劃開展莞佛高速公路虎門大橋段安全韌性提升工作,從而提升虎門大橋段安全韌性、恢復通道交通功能、保證結構安全耐久。

項目實施範圍內,總投資約15.5億元人民幣,預計2025年10月開工,2027年12月完工,工期為27個月。其中,封閉道路施工12至15個月。

虎門大橋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車,位於珠江口獅子洋上,連接廣州市南沙區和東莞市虎門鎮,全長約16公里,雙向6車道。主橋長4.6公里,主跨為888米的鋼箱樑懸索橋。

虎門大橋。(網上圖片)

2020年5月5日,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全橋路段實施雙向全封閉,禁止通行。廣東交通集團通報稱,虎門大橋振動是渦振現象,懸索橋結構安全,經專家組初步判斷,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樑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橋樑渦振現象。5月7日,虎門大橋通航水域恢復通航。5月15日,虎門大橋恢復通車。

自2019年8月16日起,虎門大橋首次實施了全天禁止貨車及40座以上客車通行的措施。2024年8月16日,虎門大橋繼續實施上述交通管制,有效期延長至2029年8月15日,目的在於確保橋樑結構的安全穩固。

據業內人士稱,虎門大橋主橋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大跨度鋼箱樑懸索橋,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公路現代懸索橋,在中國橋樑建造史上有諸多技術創新。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