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警區於上周五(9日)接獲一名女子報案,指其誤墮倫敦金投資騙案。去年10月,騙徒致電受害人,以高回報低風險作招徠,誘騙其投資倫敦金,半年損失共185萬。警方拘捕3名涉案本地男子(25至36歲),揭發至少有7名受害者,涉款逾400萬元。
據悉,報案人為一名退休人士,去年10月到今年4月期間,分別9次於元朗教育路一帶,將一共190萬現金交給兩名本地男子作投資本金。受害人起初得到一次5萬元的投資回報,但其後當她嘗試提取本金及回報,騙徒就以不同藉口拖延,並要求收取行政費及保證金。據了解,受害人按騙徒指示於本區銀行提款,警方相信銀行有予以提醒,惟騙徒教授受害人如何用藉口順利提取金錢。
警方在辦公室內檢獲集團用以詐騙受害人的通訊設備、電腦、智能電話、講稿、投資合約、本金收據、虛假投資紀錄等證物。(王譯揚攝) 元朗警區刑事部接報當日,於元朗區拘捕一名25歲本地男子,案件交由元朗警區重案組第二隊跟進。經深入調查後,探員於當晚迅速前往集團位於觀塘成業街的辦公室埋伏,拘捕另外兩名集團成員,分別為25歲及36歲的本地男子,並在辦公室內檢獲集團用以詐騙受害人的通訊設備、電腦、智能電話、講稿、投資合約、本金收據、虛假投資紀錄等證物。
初步調查顯示,該集團尚有其他成員,運作時間約一年多,相信至少有七名受害者牽涉其中,包括本案受害人,涉案金額約為400餘萬港元。相關人頭戶口所清洗之犯罪得益仍在點算當中,警方將進一步與其他受害者調查,不排除稍後會有更多涉案人士被捕。
元朗警區重案組第二隊督察何安生表示,調查期間警方發現詐騙集團分工精細,相信集團於商業繁盛地區租用辦公室,藉此營造正規、專業的公司形象。據悉,辦公室由去年2月中開始租用,室內有棚架裝飾及假獎項,裝修冠冕堂皇。集團成員並無任何投資及金融背景,卻假冒投資經紀,透過街頭問卷調查,獲取市民的個人資料,例如姓氏、職業、電話號碼等。
辦公室由去年2月中開始租用,室內有棚架裝飾及假獎項。(王譯揚攝) 集團成員假冒投資經紀,透過街頭問卷調查,獲取市民的個人資料,例如姓氏、職業、電話號碼等。(王譯揚攝) 其後,集團以電話或通訊軟件聯絡市民,並以低風險、高回報作為招徠,誘使市民投資貴金屬及黃金計劃。當受害人不虞有詐,簽訂合約後,集團便指示受害人將投資本金存入指定人頭戶口,或親身交付予經紀。集團甚至設立虛構的網上交易平台,供受害人查閱虛假的投資分析及投資紀錄,並以小額回報作為誘餌,誘騙受害人作進一步投資。
集團以電話或通訊軟件聯絡市民,並以低風險、高回報作為招徠,誘使市民投資貴金屬及黃金計劃。(王譯揚攝) 事實上,騙徒並未曾為受害人作任何投資。每當受害人擬提取回報或本金時,集團便會以不同藉口推搪,甚至要求受害人繳付行政費用、保證金或額外投資金額。
警方呼籲,貴金屬及黃金屬於複雜的投資項目,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作為詐騙工具。市民大眾切勿輕信自稱為投資顧問的陌生來電,應盡量選擇獲監管機構發牌的金融公司或銀行進行投資買賣。
如遇上聲稱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項目時,務必提高警覺,並應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如接獲不明來歷的來電,市民可透過「防騙視伏器」輸入電話號碼、收款帳戶等資料,以評估詐騙風險。如有任何懷疑,亦可致電防騙熱線18222查詢。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及元朗警區重案組第二隊督察何安生交代案情。(王譯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