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股份突落鑊 應驗大市急速調整|許繹彬

久違股份突落鑊 應驗大市急速調整|許繹彬
撰文:許繹彬
出版:更新:

隨著國內五一長假正式完結,港股本周正式重返現實世界,北水重新啟動後,儘管港股曾企穏在20000點以上,但成交量依然未見有大的起色,只能徘徊在1,000多億元水平。反而美股未受到銀行倒閉問題困擾,只作一天調整,便由33100點水平迅速返回33600點以上的水平,確實令投資者感到費解。

正當投資者在大利是機,望著自己的心頭好如ATMXJ、港交所(0388)及當炒賭股或AI股在「瞌眼瞓」之際,在冷不提防下,國內A股部份的「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中特估」),如中國石油、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居然都會漲停。對上一次國內出現這種極為罕見的現象是發生在2020年的牛市中,因而令市場認為會出現救市有力的方案。令在港上市的中字頭亦突然落鑊,過去曾是股民至愛中國銀行(3988)、交行(3328)、農行(1288)、建行(0939)及工行(1398),突然創下五年新高,連帶股民的多年蟹貨中國人壽(2628)等,突然有脫胎換骨之感,帶動港股看似在20000點樓上企穏。

筆者認為,曾被股民遺忘的股份突然發難,當然受A股所帶動有關,但早在今年全國兩會時,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已是其中一個議題,當時已經引發了市場各方的高度關注。以中國移動為首的三大電信運營商,在A股市場的股價也迅速有反應,連帶在港上市的中移動(0941)股價亦攀升 。今次在港及在國內的內銀內險及石油股亦是受惠於「中特估」熱潮,除石油股在過去三年股價一直優於大市外,其餘內銀內險股股價可謂已冰封多年,股價可以話是「嚴重超賣」,當突有消息配合而產生強烈反彈,亦是理所當然。

總括而言,港股在缺乏資金下,暫只能視為輪流炒作,就好像早兩日內銀內險石油股升,甚至令人失望多時的煤氣(0003)股價亦有所動作。而過去強勢股如港交所、騰訊(0700)、美團(3690)及阿里(9988)則出現回調;飲食股更普遍下挫超過5%或以上 ,明顯是資金調配所致。每當久違了的股份突然落鑊,均令人有「藍燈籠」快將懸掛之感 。當投資者在夾萬欲尋回這批「中特估」的成本價時,港股卻突然在中加外交關係緊張這一個完全不起眼的問題上,作出深度調整,令港股又再次失守19800點,在急跌中成交更突然增大,一度超過1,200億元;現階段唯有只能穏守突擊,守穏在19480點博反彈,但大市能否企穏,港交所的走勢確實有一定指標性。

【財經專欄】股壇繹思.許繹彬|耀才證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

專責集團的整體業務發展、營運及管理。曾任職多間證券行,擁有逾25年證券及期貨業經驗,及超過10年分行管理經驗。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