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以色列打破停火協議,再次對加沙地帶發動空襲和地面軍事行動。
據美媒報道,當地時間3月21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威脅說,如果哈馬斯(Hamas)不釋放剩餘人質,以色列將「永久佔領」加沙、維持永久駐軍,並迫使其加沙居民流離失所。
卡茨稱,他已指示軍方奪取加沙部分地區並疏散當地居民,並保證將繼續對加沙地帶進行海陸空三方打擊。他表示,哈馬斯拒絕歸還所有人質可能導致「以色列永久控制該領土」。「只要哈馬斯繼續拒絕,他們就會失去越來越多的土地,這些土地將被劃歸以色列。」他宣稱。
卡茨表示,以色列堅持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的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的提議,即要求哈馬斯「提前分兩個階段釋放所有人質,不論生死,期間實行停火,但前提是不會危及以色列的安全利益」。
據報道,以色列官員正加大對哈馬斯的施壓力度,要求其歸還留在加沙的剩餘59名人質,以方認為其中多達24人可能還活着。剩餘人質中,包括一名美籍以色列人亞歷山大(Edan Alexander),以及在囚禁期間死亡的四名美國公民的遺體。爭取亞歷山大獲釋,是特朗普政府的首要任務。
圖為2024年10月7日在美國紐約市,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人質Edan Alexander的家屬合照。(Getty Images) 美媒《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認為,這似乎是一種施壓策略,不太可能完全實施。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系政治學家布雷格曼(Alan Futerman)說:「卡茨基本上是在告訴哈馬斯,『要麼你們釋放人質,要麼我在加沙建立定居點』。」以色列智庫國家安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約爾·古贊斯基表示:「以色列似乎正試圖找到各種手段來迫使哈馬斯同意協議。」
報道稱,內塔尼亞胡政府在國內面臨着確保人質釋放的壓力,特別是以色列人注意到在停火協議下獲釋的一些人質變得憔悴、受傷和精神崩潰之後。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公眾對戰爭的支持正在減弱,大多數人支持結束戰爭以確保人質獲釋。
2025年3月19日,加沙地帶,圖為一輛坦克在加沙與以色列領土邊境附近的加沙一處行駛。(Reuters) 不過,據美聯社14日報道,多名美國和以色列官員透露,美以已與東非國家蘇丹、索馬里以及「索馬里蘭」地區官員進行接觸,討論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驅逐」加沙巴勒斯坦人的計劃,使用他們的領土作為巴勒斯坦人的潛在接收地。
當地時間18日凌晨,以色列國防軍突然對加沙地帶展開大規模空襲。19日,以色列軍方稱,已在加沙地帶發起「有針對性的地面行動」,並奪取了部分關鍵地區。哈馬斯批評「以色列單方面撕毀」停火協議。
2025年3月19日,在以色列軍隊對加沙北部的多個社區進行猛烈襲擊後,以色列軍隊下令疏散這些社區,巴勒斯坦人紛紛逃離家園。(Reuters) 加沙衛生部門20日表示,自18日開始空襲以來,以色列軍事行動已造成500多人死亡,其中許多是兒童。但數據並未具體說明其中包含多少是戰鬥人員。
《以色列時報》報道指出,此前以色列與哈馬斯的停火協議第一階段於1月19日生效,但戰火重燃似乎標誌着以色列針對哈馬斯的軍事行動重新開始。停火協議本應在本月初進入第二階段。按照第二階段設想,以色列應完全撤軍,並同意永久性結束戰爭,以換取剩餘人質獲釋。
18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安理會會議上表示,中方對來之不易的停火局面被破壞感到遺憾,對以色列在加沙再次挑起戰火表示嚴重關切,並予以強烈譴責。傅聰強調,中方敦促以色列放棄使用武力的執念,立即停止對加沙的軍事行動,停止對加沙平民的集體懲罰。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