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猴】劉家良功夫片代表作 以猴拳力證北派武術非花架子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昨天是洪傳第五代傳人,著名導演劉家良冥壽,劉家良自小隨父親劉湛加入影圈擔任龍虎武師,七十年代開始執導多套膾炙人口的功夫武打片。【武備志】多次介紹香港功夫電影,當中不少是劉家良作品。劉家良系出洪拳,但作品並不限於門戶所見,而勇於涉獵不同家派武術題材,這次便為大家介紹一套他有關猴拳的電影─《瘋猴》。

《瘋猴》(1979)是七十年代常見以某一功夫為主題的電影,此前有由成龍主演的《蛇形刁手》和《醉拳》,都是採用以某種拳術為主題來展開故事論述。

這套電影由劉家良擔任導演、武術指導和主演,由倪匡編劇,黃岳泰剪接。故事講述陳百兄妹自小在戲班長大,到處表演賣藝,練得一身好武功。陳百(劉家良 飾)為人豪爽,武功高強,卻成為惡霸段長遠(羅烈 飾)心頭之患,欲除之而後快。段長遠擺了一個天仙局,利誘陳百姐妹來家洗塵聚餐,期間不斷向陳百灌酒,趁他酒醉之際,污衊他姦污自己妻子。陳百以為自己真的酒後亂性,懊悔萬分,妹妹翠紅(惠英紅 飾)為救大哥,甘願為段長遠妾侍,陳百亦被廢雙手。多年後,陳百在江湖以賣猴戲為生,結識了性格憨厚的小子小猴(小侯 飾),大家同樣淪落天涯,陳百遂教小猴猴拳武功,鋤強扶弱。一次意外下,小猴得悉當年師父陳百是誤中段長遠天仙局,師徒二人決定找段長遠報仇。

劉家良在電影《瘋猴》中,多處見到他的深厚功底。(電影截圖)

【延伸閱讀】

劉家良:從電影重建華南武學文化

【邵氏武打電影】劉家良設計下 《武館》中的南北拳術

七十年代,劉家良拍攝了幾套建構少林和洪拳系譜的電影,而《瘋猴》是他嘗試轉型的作品。七十年代末港產片掀起了功夫喜劇熱潮﹐1978年有成龍的《醉拳》和《蛇形刁手》,劉家良的《瘋猴》也引入了喜劇元素。但是電影雖然有猴拳調皮打鬧的動作元素,然而故事主軸講鋤強扶弱和報仇雪恥,所以喜劇元素不是這套電影特點。

堅持呈現武術細節

而本片正體現劉家良功夫電影兩大特點。

首先,是對國術精萃堅持。【武備志】曾提及,九十年代徐克拍黃飛鴻時,曾邀洪拳傳人劉家良任武術指導,但劉家良認為徐克很多動作要求不合這些武術特點而辭拒邀請。我們看劉家良電影,見到他十分考究每一門功夫細節和精萃,甚至講究武術訓練因由(當然訓練方法有出於戲劇要求而建構出來,未必是真實上會這樣做)。簡言之,他的電影要呈現他心目中的正宗功夫,而不是單單只講求娛樂大眾。

而他對國術精萃堅持,可從動作的要求和對不同家派功夫的欣賞。例如電影中,羅烈曾批評北派功夫只是舞台上的花架子時,劉家良表示不同意,繼而又以出神入化的猴拳功夫為北派正名。可見他不會因為出身南拳世家,而有任何門派之見。

而在打出猴拳諧趣一面之餘,劉家良也一如以往,在情節中交代招式本身特點。例如通過訓練小猴學拳一節,提到猴拳一拳四式:插掌、薑指、手鎚、腕撞。說回來,筆者覺得本片動作亦加入了京戲元素,尤其猴拳的翻騰動作,打出的味道與陳秀中的《猴拳寇四》有明顯的不同,讀者可比較兩部作品,體味箇中分別。

+1

電影注重武德教育

其次,劉家良電影常談及武德修養。正如很多評論所說,劉家良拍的是功夫片,而不是武俠片,但他的功夫片又有別主流的功夫電影。當年主流功夫片注重更多動作設計,而少談俠義精神;另一邊廂,武俠片又多了很多天馬行空的動作元素。但去到劉家良手上,他的功夫片在呈現他心目中的「真功夫」之餘,亦講究習武之人所追求的武德修養。

例如,電影中小猴給羅烈捉住,以生命威脅逼他說出師承時,小猴堅持不說,認為「敗者不得辱及師門」;又片尾小猴師徒打贏了羅烈一雪前仇,但劉家良阻止徒弟斬草除根,二人最後走出決戰的妓院而一別恩仇。而在出門那一刻,徒弟亦先讓師父先行,可見電影中處處出現尊師重道、仁德忍讓的武德情節。在劉家良的電影中,功夫不是武力的呈現,而是警惡懲奸的工具,修養身心的法門。

而片中演小猴的演員小侯,當年首擔大旗,便在戲中大放異彩。小侯原名侯耀宗,自小拜入粉菊花門下,是劉家良的入室弟子和助手,18歲便加入劉家班任武師,《瘋猴》是他第一套領銜主演作品,及後活躍於八九十年代影壇。這套電影充份發揮他的京劇舞台身手,當中大量的翻騰動作,在繩子間如猴子般攀爬遊走的動作,小侯都打得舉重若輕,揮灑自如。

其實除了小侯外,劉家良在片中不時顯露他的功架。電影鏡頭多以廣角捕捉武打動作,而不會以特寫演員來遮補甩漏,明顯見到兩位演員親自上陣,動作俐落而一氣呵成。那年頭香港功夫片黃金年代,每個動作演員都是貨真價實,身手了得,而小侯與劉家良師徒配搭,亦讓這作品成為經典。劉家良之後亦拍過其他以猴拳為題材的電影,有機會再向大家介紹。

八種太極發勁方式,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