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愈趨年輕化!少吃鹽就沒問題?3大血壓迷思一次看清

高血壓患者愈趨年輕化!少吃鹽就沒問題?3大血壓迷思一次看清
撰文:Heho健康
出版:更新:

高血壓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成為隱形患者!民眾對於高血壓其實有相當多的迷思,其中3大類是最常被問到的,像是年輕人其實也有得到高血壓的機率等。

台灣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說,高血壓多無明顯症狀,僅少數人會出現頭痛、頭暈、心悸、噁心等不適,因此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掌握自身健康狀況。

相關文章: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無原因?多屬無症狀小心腎臟心臟4個併發症👇👇👇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01製圖)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01製圖)
+7

1. 年輕人不會得高血壓?

陳威龍提到,雖然目前國際上對40歲以下的「年輕型高血壓」尚無統一診斷標準,但現代人普遍飲食重口味、熬夜、工作壓力大,讓高血壓年輕化也成為全球趨勢。醫師說,先前曾遇過診間最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年僅20歲,顯示已經不是中老年人才需要擔心的問題。

陳威龍表示,慢性壓力、睡眠不足、缺乏運動、抽煙、飲酒等生活習慣,也會增加年輕族群罹患高血壓的可能性。

2. 瘦子不會有高血壓嗎?

陳威龍說明,許多人以為高血壓只發生在肥胖者身上,但事實並非如此,內臟脂肪才是關鍵。根據《轉化醫學年鑑》的一項研究,18至34歲族群中,BMI超過30者的高血壓盛行率,是BMI小於20者的5倍。

然而,即便體重正常,內臟脂肪過多仍會導致胰島素阻抗,影響內分泌與血管收縮功能,增加高血壓風險。陳威龍認為,與其單看體重,不如養成規律作息、適度紓壓,避免過量咖啡因與刺激性飲食,維持健康體脂比例,才能維護心血管健康。

如何控制血壓?(按圖了解👇👇👇)

+11

相關文章:高血壓|血壓降可減藥?補鈣多飲水8種方法降血壓紅棗番茄護血管

3. 少吃鹽就沒問題嗎?

陳威龍解釋,對於已經罹患高血壓或腎臟病的患者,嚴格控制鈉攝取量確實重要;但對一般人來說,適量減少鈉攝取即可,過度低鈉反而可能導致「低血鈉症」,因此,鈉攝取需適量。

陳威龍說,根據台灣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建議上限為2300毫克,約等於6公克食鹽,也就是約1平茶匙的鹽。與其單純減少食鹽,不如少吃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腸等,並減少醬料使用,包括味噌、蠔油、酸菜或泡菜等醃漬品。

陳威龍提醒,要注意隱藏鈉的來源,像是即溶湯塊、杯麵調味粉、雞粉,才能有效控制鈉攝取。

陳威龍提到,高血壓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別等到生病才重視,無論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戒煙戒酒或適當紓壓與良好作息,都是各年齡層預防高血壓的關鍵。

相關文章:預防三高|如何避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上身?3大技巧謹記量血壓👇👇👇

+15

由於高血壓多無明顯症狀,僅少數人會出現頭痛、頭暈、心悸、噁心等不適,因此陳威龍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若有高血壓家族史或已出現代謝異常,包含腹部肥胖、血脂異常,則建議每3個月追蹤一次血壓與體位指標,如體重、腰圍及BMI。

若已被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陳威龍說,可每日固定時間測量2次血壓並取平均,以掌握趨勢變化;肥胖者則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及早管理健康。

延伸閲讀:

結石發生高峰期「40-60 歲」可多喝水稀釋尿液濃度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