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間歇性斷食助分解脂肪?服用4藥物不可盲目斷食恐影響藥效
近年「間歇性斷食」正流行,許多人都想靠集中時間進食,達到減重目標或改善健康。
不過,台灣食藥署提醒,有在服藥的民眾如果想採用間歇性斷食,要特別注意!長時間不進食可能會影響部分藥物的吸收和作用,增加低血糖、低血壓、胃部不適等發生的風險。
相關文章:【減肥】16:8斷食法真的可減肥?易致胃痛飲食失調8類人不宜試👇👇👇
168、186斷食法是什麽?「間歇性斷食法」促升糖素分泌 助分解脂肪
台灣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賴秀怡營養師表示,「間歇性斷食法」是指在特定時間段內不食用含熱量的食物,僅喝水或無熱量的飲品,如無糖咖啡或茶,目的是透過足夠時間的斷食,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需求,並促進升糖素的分泌,幫助分解脂肪。
常見的間歇性斷食有2種方式:
- 每日限時進食:大家經常都能聽到168、186斷食法,這些數字代表的正是每日斷食和進食的時間。「168」指的是在一天24小時中,有16小時是斷食期,另8小時是進食期;「186」則是斷食18小時,另6小時可進食。
- 5:2斷食法:在一週7天中,有5天維持正常的飲食模式,另外挑不連續的2天執行斷食,斷食日的飲食攝取熱量要限制在500大卡內。
▼藥物與食物禁止併用組合(點擊下圖看清!👇👇👇)
相關文章:食藥禁忌|高血壓藥菠菜忌同食?記住6大藥物禁忌免損肝血流不止
服用這些藥不可盲目斷食!台灣食藥署揭風險 籲事先與醫師溝通
台灣食藥署在Facebook「藥博士 正藥說」表示,如果有服用下列藥物,同時又正在進行間歇性斷食,需要留意可能發生的問題:
1. 降血糖藥
糖尿病患者如果正在注射胰島素,或是服用磺脲類藥物,長時間不進食可能會導致低血糖。因此,有意嘗試間歇性斷食的病友,事先須與醫師溝通,並根據個人血糖的狀況,調整糖尿病用藥。
2. 止痛藥
部分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會對胃壁造成刺激,引發胃痛甚至胃潰瘍,與食物一起服用則可以幫助減輕胃部不適。在進行斷食期間,患者可能需要調整服藥方式,或考慮改用其他類型的止痛藥。
3. 降血壓藥
斷食期間血壓可能會下降,因此建議要密切監測並記錄血壓的變化,同時與醫師討論正在服用的降血壓藥物是否需要進行調整。
4. 部分受食物影響吸收的藥物
食物會對某些藥物的吸收產生影響,所以進行斷食時須注意調整服藥時間,以確保藥品正常發揮作用。例如某些高劑量的抗凝血藥需與食物一起吃,會有利於吸收,脂溶性維他命如維他命D、E也建議在用餐後服用,才能更好地被身體吸收。
相關文章:減肥|睡眠不足增脂減肌只吃1餐復胖快?9大常犯錯誤水煮餐都冇效👇👇👇
台灣食藥署也呼籲民眾,適當的斷食雖然可以為身體帶來益處,但還是要謹慎以對,避免錯誤的用藥及飲食方式反倒對健康造成影響。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