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大腿粗幼與健康有關?脂肪囤積腹部增糖尿病、高血壓發生率

撰文:中天新聞網
出版:更新:

大腿粗細和健康有關連,醫生提出,美國期刊、英國牛津大學都有研究發現,腿細者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及癌症的比例,是腿粗的人的2倍。

因油堆在大腿,會比堆在肚子好,內臟旁包圍的脂肪量愈大時,發生代謝性疾病及心臟病的比例也就愈高。但他也提醒,腿圍<46cm或>60cm,仍屬較不健康。

相關文章:減肥|腰圍每多一吋增11%罹患心衰竭風險!必讀4招擊退內臟脂肪👇👇👇

+5

台灣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在Facebook粉專中發文指出,有一對母女來減重代謝門診諮詢,母親約50歲;女兒約20歲,兩人體型都差不多,BMI值都約為45。但經檢查卻發現,媽媽什麼疾病都沒有,女兒卻有糖尿病前期跟高血壓。仔細觀察體態後,媽媽屬四肢較粗的類型,而女兒的四肢則較為纖細,因她所有的脂肪都囤積在腹部或軀幹中。

相關文章:【減肚腩方法】中央肥胖增患癌心臟病5大風險!最強6招燒脂不復胖👇👇👇

+18

對此,陳榮堅解釋,其實有些人的體質,脂肪就是易堆積在身體的中央部位,這種人有先天比較不健康的趨勢。好比這對母女,他們接受內科及手術治療過4、5年後,BMI值雖皆降到23左右,但媽媽仍維持四肢比較粗的狀態,而女兒雖整個人瘦下來看起來比較纖細,但實際上,只要飲食稍微不注意,變胖的趨勢就會比媽媽更嚴重,甚至恐使血糖失控重返糖尿病前期。

陳榮堅提醒,腹部最容易堆積脂肪。在腿粗的情況下,是肌肉可以,但若是大量脂肪,仍屬於不健康的狀態。另外,台灣國健署補充,若體重腰圍都正常,肚子看起來卻很大,表示脂肪開始囤積在腹部,這是身體的警訊,代謝症候群恐怕找上門。而脂肪依照堆積的部位不同,大致可分為「內臟脂肪」及「皮下脂肪」兩種,每個人在胚胎期便決定了兩者比例的不同,因此也造就每個人體態與代謝程度不一的情況。

相關文章:【糖尿病檢測】睡眠少於6小時肚餓易暈 15條問題中5條以上要就診👇👇👇

+11

對此,台灣國健署表示,內臟脂肪最易觀察的表徵便是腰圍大小,內臟脂肪過多會導致腹部肥胖,也就是腰圍過粗,而且內臟脂肪活性大,會釋出游離脂肪酸,流入肝臟導致胰島素阻抗,就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及各種代謝性疾病的機會。其中,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而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

延伸閱讀:

不愛吃甜食?醫師曝「6鹹食」滿滿糖分:每天默默吃很多!

【本文獲「中天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