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處逢生!元朗舊樓業主被銀主收樓仲賺到笑?全靠一筆橫財|燈神

撰文:燈神
出版:更新:

身為業主最驚係咩?如果話第一係擔心單位樓價貶值,咁第二驚嘅就一定係層樓被銀主沒收,淪為銀主盤,最後仲要被人劈價賤賣出去。不過燈神最近收到代理朋友分享,元朗出現一單「戲劇性」成交,原業主雖然表面上被財務公司沒收單位,但竟有運氣眷顧,最後賺到盤滿缽滿。

講緊嘅呢單成交就係元朗宏豐大廈中層單位,實用面積438平方呎,三房間隔。呢個單位原本係2024年11月已經以520萬元賣咗出去㗎啦,點知當時個買家之後決定撻訂棄購,成交取消。後尾原業主因未能償還欠債,所以單位正式淪為銀主盤。

銀主沒收完單位之後早前就叫價390萬元放盤,最新就成功被區内買家睇中,重新減價到368萬元沽出,折合呎價約8,402元。

↓↓宏豐大廈中層C室↓↓

+2

成交價較撻訂前賣平3成

即是話個單位嘅最新成交價係比撻訂前賣平咗152萬,減價29%接近三成。不過由於個單位早喺1996年11月已經買入,當時買入價係141萬,所以即使賣平咗3成,個樓價喺呢29年間帳面升值咗227萬,升幅達1.6倍。

買家需賠10%大訂、勁蝕52萬

睇返資料,單位舊年11月嗰個520萬成交其實已經「上咗簿」,簽曬正式買賣合約。所以按普遍正式買賣合約嘅做法,估計當時買家撻訂係需要賠返樓價10%嘅大訂,即係足足成52萬咁多。燈神都不禁好奇到底咩原因會令個買家賠咁多錢都照撻訂呢?

單位舊年11月嗰個520萬成交其實已經上咗簿,簽曬正式買賣合約。

原成交價創大廈歷史高位、高市價至少三成半

咁燈神就睇返大廈過往嘅二手成交紀錄啦,發現原來個次嘅520萬成交價竟然係大廈嘅歷史高位。除咗呢次之外,屋苑就淨係喺2020年試過有一個520萬嘅成交,單位係一個低層B室。但2020年嘅樓市仲處於高峰期就話啫,近年成個市跌咗咁多,呢個單位竟然仲追得返5年前口價都幾「離地」下。

要知道過去一年大廈嘅二手造價都只係介乎300萬至346萬左右,呎價約6,849至8,649元,價錢相差至少三成半。

銀行估價僅401萬、「水魚」原買家買貴3成

同埋相熟代理之後send咗啲單位相比燈神睇,其實入面嘅裝修最多只算係不過不失,唔係特別靚,而且大廈本身樓齡都有37年咁耐。唯一嘅好處就係地理位置唔錯,位處元朗區嘅市中心,步行10分鐘就到西鐵站。

所以實際上銀行比出黎嘅單位估價都只係401萬,係好合理嘅價錢;換言之即係買家當時用520萬呢個價去買其實係買貴咗成3成咁多。可能就係因為個位買家簽完約先發現唔對路,做咗「水魚」;或者直頭因為估價不足而借唔足錢,所以先蝕咁多都要撻訂囉。

原業主繼承單位後、多次抵押單位借貸

呢個行為就梗係益咗原業主啦,無啦啦收咗52萬現金,賺咗一筆意外之財。有趣嘅係,頭先咪提到個單位撻訂之後被銀主沒收咗嘅;咁原業主個頭先賺咗50萬,無理由無錢還㗎喎?

資料顯示,其實原業主嘅呢個單位係家人送贈所得,佢屋企人早喺1996年以141萬買入單位,然後喺2007年送咗俾佢。而原業主繼承咗、收咗樓之後,喺2023年開始多次抵押單位向財仔借錢,涉及嘅金額至少有40萬。另外仲有兩筆借財仔的貸款,雖然未有寫實貸款金額,但就寫上貨款金額「上限」係240萬及420萬元,睇嚟原業主都借得幾多下。

原業主嘅呢個單位係家人送贈所得,佢屋企人早喺1996年以141萬買入單位,然後喺2007年送咗俾佢。

任由銀主收樓、獨吞50萬訂

燈神喺呢度做個大膽假設,可能原業主收到筆賠訂後根本就無諗住還錢,反正個單位當初都係屋企人留低,樓齡又舊;而個單位被銀主收咗之後,之前借落個啲數都唔使再額外還,銀主賣完樓之後分分鐘仲有錢剩可以分返添。再加埋佢手上嘅50萬現金,轉頭買過另一層都仲得!

換言之,原業主一分錢都唔使出已經食曬「買家」、「銀主」兩家茶禮,所以呢單成交佢先係最大贏家!

元朗宏豐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