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家初見血 李根興面對現實拒死守「返家鄉唔知等幾多年」|燈神
近年樓市幾乎全方面下挫,二手傳統屋苑、豪宅、工商舖物業等,全部大插水,過去幾年相信都係一眾物業投資者最艱難的時期,不時都要蝕讓沽貨、四處撲水。
最新加入蝕讓行列就有近年專門炒舖的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Edwin),雖然過去好多次都把握到零售舖市的波幅,成功炒賣賺到唔少,不過今次Edwin都同燈神大方坦誠,最近期的一次蝕讓只係「第一滴血」,嚟緊仲會有其他舖位都要蝕賣。不過Edwin都解釋返,作為基金公司要保持流動性,更指「始終要轉、死守都冇用」。
最近李根興蝕讓的舖位,就係佐敦吳松街126號地下及閣樓,建築面積約980平方呎,設有入則閣630平方呎。近期就以1,868萬元沽出。
佐敦吳松街舖較高峰插水64%
睇返舊資料,李根興早在2022年7月以2,750萬元買入這個舖位,但其實當時係「執平貨」,上一手業主也需要大蝕讓。上一手業主在2015年4月買入價為5,168萬元,即當時持貨7年帳面蝕讓2,418萬元,物業期間貶值約46%。而是次李根興再次蝕沽,意味該舖位的舖價由高峰回落3,300萬元或64%。
舖價難以重返高峰「返家鄉唔知幾多年」
對於今次出現「第一滴血」,燈神就主動搵下Edwin傾計,睇下有冇苦水要吐,佢就話呢個舖位係佢個人自2009年買賣多達約260間街舖以來,首次蝕讓沽舖,同時都係該基金2016年成立以來第一宗蝕讓。佢就話「過去買賣過260間舖位,唔能夠因為唔想破處、唔想有血流就不賣!不賣!不賣!」。
Edwin就話,整體舖市已經由高位回落37%,直言「我們買了很多舖,要面對現實,死守無用,等到返家鄉,要等返家鄉都不知道多少年」,又指做基金要保持流通性、貨如輪轉。
「蝕照樣賣、照樣套現、照樣換貨」
至於為何在這一刻賣舖,他就解釋,上年一直在等時機賣舖套現,例如在聖誕節、農曆新年、早前深圳公佈一簽多行等等不同時機,「傳統舖市而言,農曆新年之後通常會有小陽春,3、4、5月份通常都旺,如果3、4、5月份你都不賣的話,整年都分分鐘不用賣了」。
Edwin仲話,目前基金做法相等於發展商賣樓,很多單位都要蝕賣,但不可以因為蝕而不賣,要繼續發展,「就算蝕都照樣賣、照樣套現、照樣換貨」。
先償還銀行貸款、再買平價舖位
蝕錢賣舖,套現回來的資金又有何出路呢?Edwin就話,部份資金將會先用作償還銀行貸款,餘下取回的資金就會再買平價舖位。
死守無用、貨如輪轉
講起銀行,燈神就聯想到,其實基金要蝕沽舖位,是否與銀行CALL LOAN有關呢?不過Edwin就回覆話唔關事,「最大原因就是我不想等,一直等即係死守,死守為了面子也好、為了不出血也好,但要明白死守沒有用,我覺得是傻,總之要貨如輪轉,那就不要坐著等」。
破產危機重燃?李根興上年底5800萬買豪宅
過去半年市場一直有謠言話李根興將會破產,燈神在大半年前也問過Edwin,當時Edwin也澄清相關謠言,不過最近開始出現蝕讓,又是否代表有新危機呢?不過Edwin最新就再次澄清,「網傳的,我真的管不了那麼多,但如果破產,就不會拿5,800萬元去買樓」。睇返近期新聞,Edwin在上年11月重注5,800萬元買入中半山好利閣一伙四房單位,連同兩個車位,呎價約25,528元。
蝕讓沽貨現金回籠、沒有現金流問題
至於會否有供樓壓力?Edwin就認為不關事,「供樓與蝕讓是兩回事」供樓最重要是有現金供樓,若果全部舖位賣不出,就真係會有現金流問題。
↓↓中半山舊山頂道6號好利閣低層戶↓↓
近年零售市況持續下挫,對於舖市前景燈神認為暫時都仲未見到曙光,過往成日有人話「一舖養三代」,但近年見到有舖位大蝕讓,睇嚟都明確印證時代轉變,買完間舖隨時可能變成「一舖蝕三代」,香港物業市場進一步貶值真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