舖王家訓「有錢就買舖」 施永青:買舖賺硬與時代脱節 |燈神

撰文:燈神
出版:更新:

近幾年零售舖市大插水係人都知,我地小市民日日出街都好容易留意到,核心零售區周街都係吉舖,就算係近排市況略為改善,好多舖位都係由售賣一些低檔商品的商戶進駐,甚至係由短租戶「租住先」,已經過咗農曆新年一段時間,燈神留意到大街大巷,都仲有舖位由利是封店短租,足見零售市況依然低迷。

零售市道如此差勁,長期關注樓市的老行尊都忍唔住要出聲!本地龍頭地產代理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最近就發表專欄文章評論一下香港的零售舖市,佢就話昔日「店舖在位置上的優越性不易被取代,可以盡收香港經濟增長與遊客增加的得益......在香港,一舖何止可以養三代,養四五代都沒有問題」。

不過現時市場已經出現大變天,施生就話「這種一度十分成功的買舖收租作長線投資的策略,近年已被證實與時代脫節。一眾舖王,無論老的嫩的,都因舖價回落、銀行追填差價而弄到狼狽不堪」

施永青專欄文章。

睇完從事房地產行業的老行尊,如此點評舖市情況,燈神都「不禁倒抽一口涼氣」,睇嚟都明確反映到昔日「一舖養三代」已成過去,短期內都未必會重現。燈神心中還有其他問號,既然舖市唔掂,一眾舖王級投資者都被追差價,咁持有大型商場的發展商又該如何應對呢?所以燈神都主動打去請教一下施生點睇情況。

香港能夠養得起的舖 未來繼續減小

施生就話,那些大型發展商始終想保持租金收入,而且還有一些人喜歡逛街購物,所以有些舖位、商場還是有價值的。不過整體來說,相信香港能夠養得起的舖,無論是街舖或者商場舖,未來會繼續減小,因為電商問題,導致整體零售業總金額進一步萎縮減少,即係話租用店舖的商戶,負擔租金能力都會被削弱。如果商戶租舖能力減弱,也代表佢地能夠買到舖位的能力同時減弱。

至於利息的升跌,施生就認為是一個週期性的因素;而電商的出現令生活習慣改變,是結構性的因素,影響時間會相對較長。

中原集團創辦人及主席施永青。

房地產資產暴升 私人投資者搖身一變「舖王」投資者

過去多年房地產資產暴升,導致一眾私人投資者成功發圍,成為「舖王」投資者,不過近年遇上工商舖物業大幅貶值情況,施生都直指這些舖王級別的投資者「因舖價回落、銀行追填差價而弄到狼狽不堪」

至於這一班投資者有沒有機會翻生呢?施生就話「要看他們(投資者)借了多少,我自己都有舖,但我沒有借錢。舖價跌了,那個借貸比例,與銀行的要求脱節,銀行開始CALL LOAN,這些人最需要是利息儘快下降,或者零售業改善得很快,才有機會翻身」。

「買舖賺硬」想法與時代脱節

施生指,過往收租可以養三代,或者作為一個很好的投資對象,但現在就未必,現時未必一定好像以前那種迷信。他認為不少投資者在想法上與社會脱節,「不是説買舖一定與時代脱節,而是以為買舖是賺硬的,這種想法可能就是脱節」

中原集團創辦人及主席施永青。(資料圖片 / 蘇煒然攝)
尖沙咀栢麗購物大道。(廖雁雄攝)

舖王家訓教子女 「有錢就要買舖,買舖升得最快、升得最多」

施生又補充幾句,「你在經濟轉變週期、利息轉變週期,仲會有投資舖位的時機」,「我沒有否定,投資舖位可以是有回報的,我只是説買舖必需要實在,因為我見到有些舖王,當家訓那樣教子女,有錢就要買舖,買舖升得最快、升得最多,這些想法以後未必(正確)」。

最後燈神見施生對舖市看法都較偏淡,都忍唔住問問,擔唔擔心旗下專營工商舖物業的前線代理生計受影響,施生就話,「我寫評論我從來都不是只是看公司利益、個人利益」。仲話如果係公司董事會開會研究生意對策,到時當然會以中原董事考慮公司利益,所寫評論文章與中原利益,施生就話自己係分得好清楚。

銅鑼灣波斯富街。(蘇煒然攝)
中原集團創辦人及主席施永青。